全通路系統競爭
隨著全聯併購大潤發、統一集團在購回家樂福60%股權交涉談判過程中,讓原本在檯面下參與投標的競爭者一一浮出檯面,除了遠東集團等外,PCHOME、MOMO純電商的企業也參與競標。這也不免讓人好奇過去對零售產業市場結構的業態定義(購物中心、百貨、量販、超市、便利商店、專賣店、電商…),隨著這十幾年的競爭多元轉變過程,在定義上、提供的服務形態上,彼此創造性破壞業態疆界(註),業態營運模式也越來越模糊了。
流通市場競爭型態已經隨著網絡經濟社會來臨,從過去的競爭型態大致上可區分成下列的三種型態:
1.水平競爭(在同一流通階層中同產業或業態競爭、不同產業或異業態競爭)
例如.家樂福、大潤發、愛買同屬於量販型態的業者,在品項數、賣場空間的同質性高,即屬於量販店的同業態競爭型態。而這些量販店品牌與便利商店品牌(如:7-11、全家、萊爾富同屬於便利商店型態的業者) ,在品項數、賣場空間的同質性較低,在零售市場上則屬於異業態競爭型態。
2.垂直競爭(製造商、批發商、物流商、資訊平台、零售商在不同通路階層間彼此競爭)
例如.黑貓宅急便除了配送商品外,也透過協助配送商品過程開發在地的物產,並透由司機推廣至服務的範圍(企業、個人),提高物流的配送附加價值。像這類扮演分攤部分批發機能的物流商為求生存發展也進行型錄、電商業務,在零售市場上直接和零售商競爭。
3.流通集團間競爭(企業集團統合製造業、批發業、零售業等資源與其他企業集團競爭),近來的全通路系統競爭型態則逐漸受到市場關注。
例如.統一集團(有百貨、量販、超市、藥妝、咖啡連鎖、有機超市、加油站…等)、 遠東集團(有百貨、量販、超市、電信…等)、全聯(量販、超市…等)在商品的結構、客層的結構、銷售通路上均有重疊之處。特別是這幾年疫情關係,讓原本電商平台也開始販售起民生用品,加劇了跨通路、全通路的競爭。
流通業者為能在「全通路系統競爭」時代中取得贏家的先佔市場地位,秉持個眾行銷(精準行銷)提供即時「動態服務」的流通系統化而形成所謂「智慧全通路」新概念,在這概念下會衍生出幾種「全通路動態服務整合系統營運模式」。以下就關於「智慧全通路」新型態流通系統,進行扼要的說明。(參照圖示)
此「全通路動態服務整合系統」是從以往垂直流通系統中發展出來的新概念。此新概念比起以往由最接近末端消費市場直接收集資訊為主的零售商,更能全方位匯集相關資訊,而且會比對生產端具有市場資訊回饋作用的批發商更具有競爭優勢。也就是說,如何超越零售商、批發商的機能,提高整個包涵生產、物流配送、金流、資訊流、銷售端的「全通路動態服務整合系統」,是一種新型態整合性流通系統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