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打打農產品、食品覺得不夠,就可能擴大到其它工業產品,最極端且衝擊最大的當然是廢除兩岸的ECFA,這次是否全日走到這步尚待觀察,因為對岸未必會「一次把子彈打光」。而從對岸過去的貿易報復招式來看,都是有選擇性、精準打擊,基本上避開對本國經濟、供應鏈、就業等有影響的產業,專打那些替代性高、沒了也不影響本身的產業。各產業與企業可評估自己的份量,是屬於打擊對象還是安全名單。
再來是威嚇在中國的台商,原因當然這些台商暗地裡支持台獨、捐款給紛綠營…..,和碩可能是第一炮─蘋果的代工大廠和碩因副董事長出席裴洛西的餐會,接著傳出在中國被「卡貨」,雖和碩澄清否認,但無論事實如何,台商心中應該都會「有譜」。
而國內在兩岸紛擾不斷、經貿報復持續情況下,內部經濟必然受影響─小的從民間消費,大的是企業投資,還有金融面的股匯市、資金外移等都會逐步發酵出現,無論如何,對經濟與金融必然是緊縮效果。
今年的全球經濟情況可以說是由盛而衰、漸入頹勢,原因包括俄烏戰爭、通膨惡化、能源危機、疫情再起….,這些因素彼此交纏相伴、把全球經濟一路往下拉;日前IMF公布最新的經濟展望,就指全球經濟「前景趨於暗淡,不確定性上升」,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為3.2%,明年更低為2.9%,相較去年的6.1%是差多了。
美國固然是困於9.1%的高通膨,逼迫聯準會急行軍式的拉高利率,經濟成長也一路下修到2%多,中國也因第2季疫情導致上海封鎖而重創經濟,別說原先5.5%的成長目標已不可能達成,連是否能「保4」都成問題,歐洲同樣因俄烏戰爭帶來的通膨與衝擊而弱化。
全球3大經濟體都出問題,台灣經濟要好也難,今年以來經濟成長率已下修,上半年3.11%的年增率不如預期。考慮到全球經濟趨勢是往下行,台灣又憑添兩岸紛擾帶來的緊縮,下半年的成長是難樂觀,原先預估4%以上的全年成長率,固然早已遠去,最後恐怕連「保3」都會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