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遵慈也表示,中國實施的這些措施比較有針對性,挑選了台灣對中國市場依賴性較強的產業。
「我覺得制裁不會擴大到中國比較依賴台灣的科技產品、機械類產品等,因為對中國經濟影響會遠大於對台灣經濟影響。這些中間產品和零組件輸入中國,中國的台商或者陸商做成製成品銷往全世界,如果制裁這部分,整條供應鏈都會受到影響。」
馬志昂表示,中國限制台灣科技產品進口,可能最終導致一場「慘勝」。中國是台灣最大的晶片出口市場,因此中國停止兩岸貿易,肯定會對台灣經濟造成大破壞,但代價是中國自己的許多產業也將受重傷,而此時中國經濟已經處於非常脆弱的狀態。
那麼台灣可以借由在晶片等領域的優勢對中國進行反制嗎?
徐遵慈表示,台灣方面還是希望保持理性克制,經濟部也在小心應對,不希望擴大事態,使經濟制裁升級。
台灣政府的態度似乎也是考慮是否會有更多來自中國的制裁,而非反制。比如台灣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近期對記者表示,中國的積體電路最大進口來源是台灣,因此雙方「高度互賴」,預計中國對台灣企業實施更嚴厲經濟制裁的可能性非常低。
投行高盛的報告也佐證了兩岸的「高度互賴」。該行8月10日發佈的報告稱,台灣對中國出口額中,約七成來自貨品類別編號為85的科技類產品,是台灣對其他目的地該類產品出口份額的兩倍。同時考慮到台灣在全球晶圓代工業務中的主導地位,以及對中國科技產品加工貿易的廣泛參與,兩岸貿易任何廣泛的中斷,都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科技供應鏈造成高度破壞。
兩岸經貿新階段?
雖然雙方互打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受訪者認為,兩岸的經貿交流無疑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徐遵慈將兩岸經貿交流分成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1990年代,雙方經歷過95、96年的台海危機,經貿交流開始恢復,台商赴中國投資,佔到台灣對外投資的七八成。
- 第二階段從2001年和2002年開始,彼時中國和台灣先後加入世貿組織(WTO),兩岸通過WTO的平台才開始有正常的貿易交流,2008年馬英九上台,推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談判,兩岸在WTO框架之上,有更進一步的貿易優惠,台灣的數百項產品可以享受零關稅,對於台灣而言,中國成為最大的市場,中國方面通過單方面的施惠,希望「以商促統」。此外,2009年也是中國開始來台投資和觀光客。兩岸經貿高速發展。
- 第三階段,近幾年兩岸關係震蕩,去年中國叫停進口台灣的鳳梨、蓮霧,使從業者危機意識提高,開始拓展多元化市場拓展。再加上目前中國內部經濟結構變化,勞動力成本上升,此外還有美中貿易戰,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台灣對中國的投資銳減,佔台灣對外投資份額從最高峰的85%下降到不足40%。未來5-10年,要恢復兩岸緊密合作的機率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