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協志工商何創辦人一封公開信,公布該校停辦訊息,也說出私校經營實話:「社會大環境的變化、少子女化的衝擊,致使私校經營日趨艱難,學生素質低落、政策不明,致協志為繼續完成中等教育使命與理想,受到極大挫折,難予發揮創校時理想」。
校園內學習資源俱進,學風質樸的維持,本屬不易,特別是私校設立與經營本涉及整體教育政策、區域政經脈絡,私校經營很難超脫社會環境變化(包含少子化、工業化、都市化、國際化)及政府政策影響(廣設大學、國教延展、學費管制、入學管道、境外招生)。2019年協志董事會停辦聲明,含蓄簡單道出這個現實。
以私校退場政策為例,教育部2017年提出《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2020限縮至「退場」且將適用範圍擴大至高中職,再提《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草案。2019年的協志董事會,或許看得比政府政策更遠,才有政策不明感觸;大專院校退場趨勢,中等教育只會更早受影響。
私校單就生源規劃期程,中學至少四年、大學至少五年(含未來新生一年),如要考慮轉型或自辦停辦,私校經營緩衝期間,初估需要四至六年。此觀,蘭陽技術學院108學年度先六系停招,110學年度後最一系停招,111學年度停辦,停辦歷程平順,有其時間序合理依據。然而,私校不打算轉型或退場,教育部給了什麼明確政策!?
因私校轉型條例通過後,教育部對私校退場向主張雙軌制進行。私校構成預警學校、專案輔導學校條件者,依照私校退場條例管理,進入停招、停辦;未構成前述條件者,依照私校法申請審核停辦。
惟不論私校退場如教育部所主張雙軌制,或者教師團體主張特別與普通程序。私校的未來,似乎只看得到退場,差異在於如何退場或者轉型。
筆者因業務往來,多次與協志師生有互動;該校校園氛圍蓬勃,上下學時間校車規模驚人,業界互動程度評價甚佳。該校辦學績效在報部數據、業界、校內氛圍都該是私校經營典範,而不是現在的退場範例!一個績效有成,方向感明確的私校,選擇停辦?成為私校停辦範例?這對私校經營來講是多麼無奈的「方向」。
嚴格說來,少子化是進行式,對教育、經濟、甚至國安影響研究早已汗牛充棟。私校退場條例的實施,固然是前述研究具體化措施之一,但是對多數私校來說,未來發展的政策引導更重要。
畢竟私校發展不僅校產問題,更涉及教職員職涯、學生就學、城鄉教育資源分配等,重要社會議題;主管機關也應在推動私校退場同時,同步公布私校發展政策導引,嘗試公布「私校深化辦學辦法」,給私校明確發展路徑。
日前關於大學分發缺額創新高報導,更驗證私校經營已到分水嶺線上。主管機關應更積極發佈,要如公私院校合併審查基準與鼓勵措施,校區閒置空間活化審查準則,企業學院興辦鼓勵措施,聯合海外招生駐外機構設置等,讓私校對未來發展有合法探索之道。
*作者為私立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