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動搖國本的高教危機 從論文風波到大學招生缺額新高

2022-08-18 07:20

? 人氣

林智堅論文事件連鎖爆出相關案例反應出:各大學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已不顧學術規範、偏離在職教育正軌在惡搞。(取自國政基金會直播)

林智堅論文事件連鎖爆出相關案例反應出:各大學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已不顧學術規範、偏離在職教育正軌在惡搞。(取自國政基金會直播)

一個月之間,台灣高等教育接連曝露出兩個大危機:先是新竹前縣長林智堅論文事件,它連鎖爆出相關案例反應出各大學研究所在職碩士專班已不顧學術規範、偏離在職教育正軌在惡搞;接著,大學入學缺額創新高,說明了少子化衝擊下,高等教育資源配置失當不再只是某些末段班私立大學退場可解決的嚴肅問題。教育是國家社會發展之本,但從大學部到研究所,從私立到公立,整個國家教育資源配置都出現動搖國本的大問題。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首屆大學分發入學放榜,在統計各種分發管道後發現,今年除了錄取率創新高達98.94%,也創下更今人咋舌的逾3成6的缺額率──總錄取人數2萬5028,缺額卻高達1萬4493、比去年暴增1萬1761名。今年只有11所大學招生滿額;51所大學缺額,其中有22所公立大學,包括頂大清華的幼兒教育學系有2個缺額。招不滿學生的大學裡有7所缺額達9成;總計1900個科系參與分發,竟高達650科系招不滿一半學生,甚至有180個科系招生數零蛋。其中外語學群缺額62.47%最高,其次為管理學群53.09%。

私校危機重擊社會窮人出頭天

20220722-SMG0035-吳尚軒_D收入最低與弱勢生比例最高私校
 

私立大學缺額情況的確較嚴重,缺額最高的前三名都是私大:文化(缺額2378)、淡江(缺額1037)與義守(缺額1007)。過去政府要解決高等教育供過於求提出高校退場機制,是聚焦於如何讓已奄奄一息的後段班私校「安息」,所以今年五月實施了《私校退場條例》。但今年缺額前三高的私校,並非大家印象中那些已病入膏肓的學校,而且很清楚地,少子化已是難以逆轉的趨勢,缺額問題恐怕只會更嚴重,而且這將造成一個惡性循環──私校招生缺額愈多、學校資源經費愈不足、經營更困難,也更難吸引學生。若高教不加速改革,這些私校也將步上窮途。

這個問題已不只是私校經營者的私人利益問題,而是影響社會公平、階級流動的重要議題。

雖然近年來透過繁星等多元升學管道,讓較多偏鄉弱勢族群可進入較好的公立大學;事實上,大多數窮苦人家的小孩都還是念學費較貴的私立大學。因為弱勢家庭社經資源少、對子女教育投資不如中上階級,在升學競爭中也只能進入排名相較公立大學差的私校。經濟弱勢學生大約占全體學生15%,而據《新新聞》整理分析,去年度弱勢生比例最高的前10私校多是較末段的私校,其中占比排名第一的花蓮大漢技術學院,逾48%的學生來自弱勢家庭。

2020年教育部針對弱勢助學金、學雜費減免的補助64億元,其中私校占8成2。但政府另一方面也限制私校學雜費的調漲,這也讓私校經營更困難。後段班的私校靠著政府補助弱勢學生的助學金、學雜費減免來吸引弱勢學生,但又沒有其他資源用來提高教學品質,結果就是來自弱勢家庭的學生名義上進入了大學,其實接受到遠不如於公立大學水準的「野雞」教育,對他們的向上流動並沒有幫助。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