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沙龍》一探專制社會下的「社區」 社造專家:台灣人只看見少部分的中國

2022-08-21 08:30

? 人氣

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20日出席思沙龍「專制社會有《社區》嗎?— 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顏麟宇攝)

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20日出席思沙龍「專制社會有《社區》嗎?— 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顏麟宇攝)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20日舉辦中國細微觀察第3場思沙龍「專制社會有『社區』嗎?—中國社區改造的曲折路」,邀請前社團法人台灣社造聯盟理事長盧思岳與談,並由前台北市文化局長鍾永豐主持。盧思岳表示,鮮少有人看見「社會面的中國」,實際上中國近年民間社會組織數量飛速增長,也更多的推動社區營造,台灣人恐怕實際上看不到一半的中國。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盧思岳指出,社區做為人類群居生活的基本載體,無論是哪種體制的社會都會有社區。消極而言,社區的定義是一群人生活在同一區域,彼此有共同的利害關係;積極的定義,則是要加上「有共同意願和行動去改變某些不滿意的現況」,而專制社會當然也有社區,並且也越來越多。

盧思岳表示,台灣有7747個村里、6943個社區發展協會;中國則有48.9萬個村委會、11.7萬個居委會,合計60.6萬個社區,在中國憲法上,社區是最基層的群眾性自治組織,不過在長年運作下,已經行政機關化,村委會、居委會成員都有工資補助,未來的目標就是強化作為自治組織的功能,推進社會減負增效,已陸續展開龐大的改造工程,但未來也難以去行政機關化。

長年投身兩社區發展交流授課的盧思岳也說,他之所以積極推動兩岸社區工作交流,是因為第一部門(政府)在政治面的交流,不是停滯對抗,就是基於各種顧慮爾虞我詐,不管哪一黨執政都是如此;第二部門(企業)在經濟面的交流,則早有許多台商投入;而第三部門(NGO/NPO)在社會面的交流,最沒有利益包袱,為照顧弱勢及解決問題而努力,是兩岸交流最重要的一條道路。

盧思岳認為,第三部門中的社區工作交流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扎根最基層、範圍最廣闊、面向也最多元,透過這種溫和漸進的改革交流,可以增加兩岸民間社會彼此的了解,讓基層的社會實踐者在日常生活中看見彼此並互相理解,兩岸人民間的善意就能從中發展。

盧思岳說,常有人問他中國是否真的有第三部門,不過最新統計顯示,台灣的人民團體有7萬3314個,中國的民間社會組織則有約90萬個,其中最多的是民辦非企業(民非)。而2017年統計時,中國僅有約74萬個社會組織,5年內就增加16萬個,這還是在中國嚴格管理下的結果,因此兩岸的共同趨勢,就是第三部門的社會參與及社區治理。

盧思岳:多數台灣人只看到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面

盧思岳提到,台灣人只看見半個中國,多數人只從媒體上看到中國的「政治面」,但其實不瞭解其政治體制;也有許多人從陸客、外貿、影視等地方,看到了「經濟面」的中國。但實際上,大多數台灣人沒有看到「社會面」的中國,不知道中國近10年來已經產生90萬個社會組織,即使長期住在中國的台商台幹,大多也對社會面的中國是一知半解,說台灣人只看見半個中國,還算是有點高估了,恐怕不到一半。

喜歡這篇文章嗎?

羅立邦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