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欲推出「中介法」的民進黨蔡政府,總統兼黨主席竟然公開保證前新竹市長林智堅的碩士論文不是抄襲的;總統的博士論文和疫苗採購合約必須保密封存30年;聲稱BNT疫苗是在中國大陸深圳分裝的;指控「很多孩子都走了」是假訊息;自詡是最「古意的政黨」;誇耀台灣經濟正處在過去廿年來最好的狀態;曾經說過要「謙卑、謙卑、再謙卑」!這些話,您相信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日提出《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將納管PTT、Dcard、YouTube、Facebook、LINE等平台,因有危害言論自由的疑慮,引發群情反彈,行政院緊急喊卡。蔡英文在民進黨中常會裁示「歸零思考、加強溝通」,持續凝聚共識,蔡政府顯然仍未死心,不願輕言放棄。
《數位中介服務法》草案讓人感到疑慮的地方,就是所謂的「資訊限制令」,草案的第18條規定:如果主管機關認為平台上面的資訊為謠言或是不實資訊且違反法律規定者,可以向法院聲請資訊限制令,法院專責窗口必須在48小時之內做出裁定。在法院下裁定前,主管機關若認定為不實且違法訊息,可以要求業者對特定訊息加註警告標誌。
《數位中介服務法》恐製造寒蟬效應
時下法院量能已然飽和,要求48小時以內必須要做出裁定,在如此倉促的時間內,法官是否能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裁決,品質堪慮。雖然主管機關要做出資訊限制令必須要通過法院裁定,但是在法院還沒裁定之前,又給主管機關權限可以針對他們認為的謠言或不實訊息,且違反法律強制或禁止規定者直接加註警示,對於特定言論勢將產生標籤化的負面效果。
特別是在選舉期間,《數位中介服務法》恐將淪為執政當局製造寒蟬效應,箝制言論自由,打壓異己,黨同伐異的工具,曾經高舉自由民主大纛的民進黨,妄想藉公權力打壓言論自由,與其長期所標榜的民主價值完全背道而馳,儼然又走回威權時代反民主的老路。台灣解嚴35年,政治偵防,思想控管的網路「警總」方興未艾,令人搖頭興嘆。
網路資訊,虛實難辨,時下Fb、LINE、PTT、Dcard、YouTube自媒體盛行,身處在爆料文化無所不在、全民記者的大時代,如何分辨新聞訊息真偽,亟待強化公民媒體教育,從檢討傳播政策、健全媒體環境著手。政府挾公權力判定訊息真偽,不啻揠苗助長,欲蓋彌彰,自曝其短,印證此地無銀三百兩?
《數位中介服務法》雖然緊急踩剎車,但是並未正式撤案,民進黨面對年底大選輿論排山倒海的壓力,這只能算是緩兵之計,想到這裡,真教人不寒而慄!
*作者為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