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誰早早就高分貝要求辯論,誰就會敗選?

2022-09-07 05:30

? 人氣

台灣選舉史,似乎存在著一個「辯論魔咒」。(資料照,柯承惠攝)

台灣選舉史,似乎存在著一個「辯論魔咒」。(資料照,柯承惠攝)

近日,林佳龍與黃珊珊,一個選新北一個選台北,不斷要求對手與他們辯論,也都得到對手冷淡回應。這種發展讓筆者感到似曾相似。因此特地google一下舊資料,赫然發現若我們仔細觀察台灣選舉史,會發現似乎存在著一個「辯論魔咒」。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林佳龍:以現任之姿參選2018台中市長。2018/7/16要求對手盧秀燕與他辯論,盧秀燕不回應,這是該場選舉中林佳龍第一次要求辯論。結果林佳龍敗選。

姚文智:參選2018台北市長。2018/7/4,針對辯論會議題,姚文智表示「隨時奉陪」、「最好每天辦、每天討論,都很歡迎,最好高達六十場,都沒有問題」,柯文哲不回應。結果姚文智敗選。

蘇貞昌:參選2018新北市長。2018/7/5,針對辯論會議題,蘇貞昌表示「選舉辯論是民主的一種方式,提供選民認識候選人的機會,希望新北市民不會失去這個機會和權利」。2018/8/18蘇貞昌更加碼,表示希望與侯友宜辯論五場。這兩次呼籲都被侯陣營碰了軟丁子。結果蘇貞昌敗選。

韓國瑜:參選2018新北市長。2018/9/27,陳其邁批評韓國瑜提出的高雄醫療觀光產業說法是外行、自曝其短。韓國瑜則駁斥綠營抹黑,強調有心結合高品質的醫療和觀光,並邀陳其邁出來辯論。結果韓國瑜勝選。

以上舉了4個2018縣市長選舉的案例,我們可以清楚看出,11月底才舉行縣市長選舉,如果參選人早在7月就要求對手與自己辯論的參選人,結果全部都落選。原因無他,參選人都不是笨蛋,7月選情還很冷,強勢者當然不會願意那時就搭台,給弱勢者近身肉搏的機會。

而在這四個案例中,只有兩個比較特別,一個是2018的林佳龍,身為現任市長,照理說優勢滿滿,竟然在7月就要求對手與他辯論。筆者參考了一下TVBS民調資料庫,發現2018/7時林佳龍已落後盧秀燕6%,相比前幾個月林佳龍選情差很多。也就是他雖然是現任,但與另外四位參選人處境類似,都是落後,才急著辯論。

另一個特殊的案例是韓國瑜,僅只有韓國瑜屬於「比對手更早開始要求辯論,最後勝選」的族群。而無論你我現在喜歡不喜歡韓國瑜,2018他展現出的爆發力與議題主導力,都是95%以上的縣市長參選人不具備的。韓要辯論,陳其邁不理的處境下,韓國瑜仍能把高市長選舉話題炒熱吵大到成為全國焦點,這無疑是一種能耐。

綜上所述,大多數早早喊要辯論的參選人,最後都是慘敗。原因無他,民調輸對手必有其客觀存在的劣勢,這些才是參選人真正要下苦工去解決的。在明知對手不會正面回應的前提下,仍把辯論掛嘴上,拿對手不願意辯論一事四處控訴,往往效果適得其反。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