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拜登是「扮豬吃老虎」,抬舉了,他只是一個始終處於自保狀態的昏君,為保「鐵王座」甘受鷹派擺佈。
在軍事層面,「台灣政策法」要求將軍售上的原則,從提供「防禦性武器」擴展為「有助於威懾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為的武器」。關於此,白宮一方面樂觀其成,另一面戒慎恐懼,畢竟美國政治也是軍工產業的掩護體,移除軍售限制剛好而已。
然而,反過來說,讓國會主導軍售項目,在遊說文化下,形同直接讓軍工產業完全支配戰爭生意,這會讓美國防部門失去對局勢的控制力。例如,「不對稱作戰」的軍售原則不見得是軍工產業樂見的政策,因為這抑制了高營業額,高利潤的武器生意。
F-35台灣想不想要?想。美軍工企業想不想賣?想。國會議員想不想從中獲取大額佣金?想。大家都想,只有白宮不想,為什麼不想?因為不敢,為什麼不敢?因為遭中國軍事反制的後果會重傷總統團隊的政治威望,受辱扛責的不是台灣,美軍工企業,國會議員,而是白宮,也只會是白宮。
「有助於威懾中國人民解放軍侵略行為的武器」這修辭想像空間很大,利益之所在,推動台美「核共享」也不是不可能。會不會實現是一回事,推動過程中的狂風暴雨是另一回事,同樣地,政治後座力是白宮在頂,所有人都獲利,就總統小圈圈受傷,這生意當然不划算。
會讓白宮顫抖的是「指定台灣為主要非北約盟友(MNNA)」,此條文飽含軍事協防台灣的意味,若實現,台美防務合作就只差一紙協防條約而已,換言之,距離北京啟動「反分裂法」武統台灣,也就剩一紙之隔。
自保既然是昏君的首要考量,拜登就不會希望在其任內失去第一島鏈;美國在阿富汗大輸,烏克蘭還沒贏,拜登當然經不起在台海遭遇滑鐵盧的後果,三個戰場都讓美國歪七扭八,拜登將創下史上最昏庸總統的歷史恥辱,單極霸權的殞落也得算在他頭上。
即便美國智庫的兵推結果極不樂觀,台灣還大有人認為美方在中美戰爭中能贏,但擺在拜登面前的真實選項只有兩個:失去第一島鏈或失去大量美國大兵,選哪一個都是美國罪人。輸贏的尺度不能用尋常角度去看。
在法案中其他的軍事條文裡,約略可察覺所謂「黑熊勇士」的起源與資金來源,美國是不是在培養台灣極端主義民兵?我就想問,為何「滅匪女殺手」廖筱君「參演」保鄉神射實境秀時,教官是前美國防部官員?這是不是一個美國撥款資助的戰前生意?曹興誠只是幌子?
此外,台獨團體推出「絕不投降承諾書」,要求議員今後大力監督地方政府的民防事務,也非常「應景」,因為「台灣政策法」明定要出資支持台灣民防,而此前也有美國議員訪台,專談美國州民兵與台灣的合作。這生意可也不小。
有搞事的資金,就有搞事的人,法案背後的龐大利益,足令局勢迅速惡化。
簡言之,「台灣政策法」的軍事條文,除了轉向戰略清晰,還在為台海可能的持久戰做準備,撒錢生產台灣「砲灰」。總括來說,這是一個促戰的法案。
明明促戰,嘴上卻說支持兩岸和平解決分歧,明明挺台獨,嘴上卻說遵守「一中政策」。「台灣政策法」就是這樣的一個偽善的法案。
對「台灣政策法」,民進黨相當低調,近乎絕口不提,原因很簡單,因此法案毒性過強,白宮部分否定,以致最終的版本還沒出爐前,台灣執政黨不敢多談。
此外,由於通過機率很大,副作用也很大,美方勢必會要求台灣保持低調,禁止添亂,因此這次選舉,「抗中保台」幾乎消音。民進黨作為美國執政黨的「附隨組織」,主子諭令閉嘴就得閉嘴,現在也只能靠國民黨的自我矛盾,柯黨的分票效應,看能否挺過這次選舉。
台獨始終不信「愈獨愈統」,美國會這次丟出「台灣政策法」,是一個難得的試劑,不會等很久,在海峽中線消失後,台灣還會再體驗更多「消失」。
最強的統派,不在大陸,而在美國國會山莊。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