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爭讓「不結盟運動」死灰復燃?學者:西方世界應積極爭取「全球南方」國家支持

2022-09-13 14:00

? 人氣

9月21日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美國總統拜登發言。(AP)

9月21日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美國總統拜登發言。(AP)

自俄羅斯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以來,許多開發中國家堅守中立態度,拒絕譴責莫斯科當局,國際社會被認為正似乎掀起一股新的「不結盟運動」。不過,印度學者莫漢近日在《外交政策》撰文指出,「不結盟運動」早已「死亡」而且難以復活,但西方世界仍應積極爭取「全球南方」開發中國家的支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結盟運動」(non-alignment)源自冷戰時期,由亞洲、非洲及中南美洲國家所發起,主張不與美國與蘇聯任何一方結盟,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1955年,上述國家於印尼萬隆(Bandung)舉行首個沒有西方國家參與的亞非會議(通稱「萬隆會議」),被視為是「不結盟運動」的重要里程碑。

「不結盟運動」的三大內涵

美國智庫「亞洲協會」(Asia Society)旗下「亞洲協會政治研究所」(ASPI)高級研究員莫漢(C. Raja Mohan)10日於《外交政策》(FP)撰文表示,「不結盟運動」從來不是一個連貫的概念,而是反映了後殖民主義與國際社會互動的結果,並稱「不結盟運動」的內涵主要有三:

第一,遠離大國和其敵對集團,將有助於保持一國的行動自主權。不過,許多國家往往會因為內外部出現安全挑戰,而被迫與超級強權結盟,以尋求外部援助。1962年,「不結盟運動」倡議者之一的時任印度總理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便因為中印爆發邊境戰爭,不得不與美國結盟,向其尋求軍事援助。

1962年11月9日,美國駐印度大使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與尼赫魯會面,表達對印度的支持。(甘迺迪圖書館)
1962年11月9日,美國駐印度大使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與尼赫魯會面,表達對印度的支持。(甘迺迪圖書館)

除此之外,隨著與鄰國的領土衝突加劇,這些國家為尋求外部援助,也經常在各大強權間擺盪。1970年代初期,作為「不結盟運動」發起者之一的時任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Sadat),不僅毅然決然棄守中立立場,更在向蘇聯靠攏後,轉與美國結盟。

第二,開發中國家脫離西方殖民政權、宣布獨立後,「不結盟運動」逐漸把這些國家的「反殖民主義」轉化為「反西方主義」。在許多開發中國家內,部分支持社會主義的國家菁英,更直接把西方資本主義視為「新殖民主義」。

當時,蘇聯和中國便抓住這種「反西方」情緒,趁勢拉攏新的獨立政權,積極向其提供經濟和政治支持。此情況在1979年達到頂峰,時任古巴領導人卡斯楚(Fidel Castro)當時一反其「不結盟」立場,直言蘇聯是開發中國家的「理所當然的盟友」(natural ally)。

第三,「不結盟運動」旨在推翻1945年後出現的國際秩序,試圖建立一個更為公平的新秩序。1970年代期間,西方勢力普遍衰弱,蘇聯全球影響力攀升,國際社會開始出現打造「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呼聲。當時,部分蘇聯學者便稱全世界正在向社會主義靠攏,第二和第三世界應以此對抗第一世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