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像中國這樣的國家一直忙於展示自己的軟實力,並在全球最受歡迎的移民目的地排名中上升,吸引了許多在二十世紀不會考慮去那裡的人。但另一個同樣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不久前完全受到忽視的快速成長的中型國家正在吸引想要迎合其快速增長的中產階級的人才和企業家。坦尚尼亞就是這樣的地方。
納維德的父母出生於巴基斯坦的喀拉蚩。他的父親是九個孩子中的一個,出身卑微,但用功讀書,並在二十一歲時獲得會計師的執照,成就相當難得。過不久,他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跨國電信公司阿聯酋電信(Etisalat)簽訂為期六個月的合約,很快便創辦了自己的公司。而納維德就在杜拜這個永無止境的建築工地的景象和聲音中出生長大。
與大多數移民的情況一樣,身分是納維德年輕時會遇到的問題。出生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並不會因此成為公民。「該國的極大石油財富由當地人口共享,因此公民權受到嚴格保護,我可以理解,」納維德說,「但如此的結果是,不存在中產階級。不是來自歐洲或美國的移民和他們的孩子被視為二等或三等人。」
由於納維德的父母自己從教育中受益匪淺,因此深信教育的重要性。他們為了把孩子送到私立學校,做出許多犧牲。「杜拜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你仍然可以從我們所學的內容中感受到英國的影響力和世界觀,但學生來自世界各地:印尼、日本、荷蘭、美國,」他回憶道。這種多元讓納維德察覺到杜拜以外的世界。「這種察覺改變了我的一切。我從小就感覺到我的未來在他方。」
讓納維德耿耿於懷的是他比學校裡的外籍孩子更窮,這也激發了他所認為的典型巴基斯坦特質:「巴基斯坦到處都是企業家。這種特質存在於我們的血液中。為別人工作就像當僕人一樣。」他想感覺像個普通孩子,所以他換了一種方式:「我立即開始拚命賺錢。一開始是貼紙書,之後則是電玩。我試圖從學校買比較便宜的東西並在分類廣告中出售,或者從分類廣告中購買並在學校出售。」
高中時,他申請了英國和美國的大學,最終在洛杉磯的南加大學習商業金融。他在美國時,為了維持生計,開始在網上交易外幣,於是興起了為交易員創建應用程式的念頭:「二○○九年,智慧手機開始流行。我有一個想法,那就是開發一個應用程式在 iPhone 上傳送新聞,用戶就不必坐在桌前上網。」這是他第一次與人遠端合作。「我與巴基斯坦的一名工程師透過 Skype 建構了該應用程式。我們從未見面,一共花了四個月的時間。」
這個企劃讓他初次嘗到創業成功的滋味:「我在應用商店裡上架這個程式,取名為iEconcalc ——顯然,行銷不是我的強項——我定的售價只有一.九九美元。接著我發現,這個應用程式非常小眾,而且因為使用者是大銀行家,所以可以提高價格。我可以看到誰下載這個程式,而且得到極佳的評論。長達好幾年,我因此月入五百美元。」但他需要的不只這些,所以他轉向輔導:「我輔導比佛利山莊和中南部(洛杉磯臭名昭著的地區)的學生,中南部的那些孩子身上布滿了紋身和穿孔,想要逃離當地。這是一所特別的生活學校。」他還有其他工作:在義大利餐館當服務生,也在書店和菸草製造商工作。
*作者菲利克斯‧馬夸特(Felix Marquardt)是在巴黎出生長大的奧地利裔美國人,自己的核心家庭中就有9個不同的國籍。創建了智庫新世代學(Youthonomics),現為專欄作家。本文選自作者《著作新游牧者之歌:遷移革命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