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愛因斯坦沒來,優秀的德國難民也使伊斯坦堡大學一度名列世界大學前茅,在科學、文化、經濟和軍事等各個方面,促進了土耳其的現代化進程。
也許是因為土耳其曾如此受益於難民,1951年,該國成為《聯合國難民公約》最早的締約國之一。
慷慨開放,迎接昔日屬地人
從2011年敘利亞危機爆發到2015年歐洲驚呼難民危機,在這5年間,已有將近兩百萬敘利亞難民逃往土耳其登記註冊。
為何遭受戰亂的敘利亞人都往土耳其跑?這首先是因為兩國地理上臨近,宗教信仰相同,其次,土耳其位於歐亞非三大洲的交界處,是通向西方國家的通道。後來幾年,約旦、黎巴嫩、埃及、伊拉克等其他鄰國都因條件惡化,缺乏救助資源,逐漸收緊難民政策,土耳其就成了敘利亞人的唯一出路。
那麼,當其他鄰國對難民關門,為什麼唯獨土耳其願意敞開大門呢?這與土耳其的經濟增長速度快、又採取支持敘利亞自由軍的立場有關。然而最重要的是:敘利亞曾是奧斯曼帝國的屬地。從西元16世紀初開始,奧斯曼帝國統治阿拉伯地區將近400年,其時敘利亞是阿拉伯的文化政治中心。
當今土耳其對敘利亞仍然懷有「老大哥情結」,並想要重溫「新奧斯曼帝國」之美夢。它希望在敘利亞戰爭時扮演人道主義救援先鋒的角色,以提升自身的地區影響力。它也等待敘利亞現政權崩潰,由它所支持的反對派接管政權,那時土國將獲得一個「親土」的鄰國,如同昔日的奧斯曼屬地。
因此在最初幾年裡,土耳其以特殊的大哥胸懷,對「來自鄰國的兄弟」採取一種開放、慷慨與包容的態度。它容許難民在國內自由流動,並盡力為難民提供衣食、居住、醫療、教育和就業等各方面的援助。儘管接收難民需要付出巨大的費用,但土耳其一開始願意獨自承擔全部經濟責任,並不尋求與他國分擔。
據聯合國統計,到2015年初,到達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已達170萬,接納難民的經濟負擔已超過50億美元,國際社會只承擔了其中的3%。後來戰火繼續燃燒,土耳其接收難民的能力也達到極限,土國政府才不得不呼籲國際社會給與援助,並修正了其寬鬆的難民政策。
不管我們怎麼看土耳其的「新奧斯曼帝國」之夢,也不管它有著怎樣的大國抱負,打著怎樣的政治經濟之如意算盤,在敘利亞人歷經戰亂劫難的這幾年,土耳其確實承擔了其他國家所未能承擔的巨大救助責任,這是敘利亞人和國際社會都應該感謝它的。
歐土難民協定,處理廢棄人交易
我感到慚愧。在2015年大量敘利亞難民入境歐洲之前,我沒怎麼注意土耳其接收大量難民的情況,更不瞭解土國為此付出的巨大經濟開支。據聯合國有關機構統計,僅在2015年一年裡,土耳其付出的援助金額高達32億美元,居全球各國之首,因此被評為「世界最慷慨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