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TSIA)統計,2021年台灣半導體產業總產值突破新台幣4兆元,2022年台灣IC產業產值可達4.88兆元,較2021年成長19.7%。
黃欽勇強調,個人電腦和行動通訊兩個行業就消費了全世界半導體的72%,而這兩個行業最大的生產公司是台灣公司,從中就能理解台灣扮演的重要角色。
半導體未來趨勢
黃欽勇還指出,半導體的未來趨勢是分散型與在地化,講求的是差異性的需求,比如可以面對極端溫度、耐摔不怕熱的工業電腦,或者如物聯網或車聯網。他說,過去汽車工業集中在德國、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重要的工業國家,以後越南、印度、印尼、菲律賓都會生產汽車,因為汽車本體會越來越容易製造,但汽車裡面的關鍵零件有很多會變成半導體,所以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才會研判,車用半導體的年均成長率會高達15%以上。
黃欽勇說:「所以你可以理解,(世界對)台灣的需求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看到分散型的需求,將來會以桃園機場為核心的運籌體係就會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會透過桃園,把我們的半導體賣給越南、印度、印尼、菲律賓這些國家,而這些國家在短期間之內,也不可能建立自己完整的半導體工業,所以跟台灣的合作是最好的。」
黃欽勇說,即使一些西方公司將零件賣到亞洲來,具有量產製造能力的台灣公司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此外,互聯網是推動資訊科技發展的重要驅力,全世界的伺服器有92%是台灣公司製造,並由台灣公司組裝,所以會有很多不同零件的需求,由此也能看出台灣未來地位的重要性。
他說:「所以台灣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如果台灣不穩定,對全世界將成為大的災難,而且短期之內很難復原,甚至我可以說台灣擁有結構性的優勢,在滿足全世界的需求上面運氣太好。」
黃欽勇表示,自2018年美中貿易戰後,台灣因緣際會成為非常關鍵的角色。中國在與美國兩極對抗下,想要把半導體的上游與下游全部「搞定」,組建自給自足的完整供應鏈,沒有再花個10年以上的功夫是不可能達成的。
中國仍以內需為主
黃欽勇說,從2000年中國發布18號文件及中芯國際與宏力半導體興建8吋廠投入晶圓代工起,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競爭格局就開始了新一波的變化。從十三五計劃到十四五計劃,中國意圖從「製造大國」躍升為「製造強國」。2014年中國設立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俗稱大基金)後,中國的半導體產品至今在國際市場上還不具有真正的競爭力,仍是以滿足中國國內需求為主。
黃欽勇表示,市場佔有率應以IDM(整合元件製造商)與IC(積體電路)設計公司合計的市佔率估算,因此以中國IC設計產業的營收與長江儲存等在地的IDM大廠產值合計,並扣除台積電、三星、SK海力士等外商以及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廠加工、設備廠的產值後,中國本土半導體業的銷售值僅有100億美元上下,真正的自給率大約5%而已,這也是之前中芯國際總裁趙海軍對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