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65歲以上老人每13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總數逾30萬人),80歲以上老人更是每5人就有1位失智者。到2050年,全球將有1億5200萬人失智,每年耗費數兆美元。失智症目前仍無法治癒,但醫藥界正全力研發能夠延緩惡化、減輕症狀的藥物。生力軍「lecanemab」的人體試驗報告27日揭曉,為失智症患者與照護者帶來福音。
新藥「lecanemab」由日本衛采(Eisai)主導、美國百健(Biogen)協力研發,27日公布第三階段(Phase 3)臨床試驗結果,顯示lecanemab能夠有效降低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最常見的失智症)對大腦認知功能的傷害,幅度達27%。這項試驗召募1795位阿茲海默氏症早期患者,為期18個月。
部分受試者出現腦部水腫與出血的副作用,但研究人員強調症狀並不嚴重,可以控制。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正在審查相關資料,lecanemab有希望在短期內獲准上市。美國約有600萬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目前最常用藥物「Aricept」也是由衛采公司研發。
美國佛羅里達大西洋大學(FAU)腦部醫學專家艾薩克森(Richard S. Isaacson),雖然衛采公司尚未公布所有試驗數據,但是「目前的資料很有說服力⋯⋯這種藥物有希望進入阿茲海默氏症的標準療程。」
β-類澱粉蛋白(β-amyloid)是阿茲海默氏症的元凶。lecanemab的人體臨床試驗顯示,它可以有效減少β-類澱粉蛋白在腦部的堆積,從而減緩病人認知能力退化的速度。
衛采與百健先前研發另一種作用類似的藥物「Aduhelm」,去年6月獲美國FDA批准上市,但療效頗有爭議,而且價格非常昂貴,FDA的外部專家審核委員會3位委員辭職抗議其決策,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也拒絕給付,等於宣判Aduhelm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