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周報》文章認為,圍繞台灣的衝突隱含著爆發核戰爭的危險。《法蘭克福匯報》關注了拜登邀請12個太平洋島國領導人到白宮參加峰會反映出的戰略變化。
「圍繞台灣衝突,我們曾經有過一次核戰爭的危險」,《星期五周報》開篇回顧了研究機構美國國家安全檔案館一年前在網上公布的「台灣海峽危機」秘密研究,該研究由美國國防部委托。文章說:「這份研究報告寫道,艾森豪總統當時離使用戰術性核武器『已相當接近』 」。
文章指出,「美國部隊不會在烏克蘭與俄羅斯作戰,這被視為拜登政府一項堅定的原則性,盡管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但在台灣問題上聽起來就不同了。拜登在9月中旬在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採訪時說,如果中國攻擊該台灣,他將考慮採取直接軍事行動。」
迄今為止,拜登已經4次表示,如果中國入侵台灣,美國軍隊將會協防台灣。《星期五周報》文章寫道,「在拜登最近的台灣聲明之後,美國政府官員解釋說,總統並不想宣布一項新的政策。但從美國的角度來看,變化就在眼前。」
文章寫道,「而且,拜登不是說說而已,戰爭準備是真的。在著名的外交關係委員會的雜誌《外交事務》中,有些文章冠以這樣的標題:美國必須為台灣戰爭做準備;圍繞台灣的戰爭可能會變成核戰爭;保衛台灣的時間不多了。後者是由歐巴馬時期國防部高級官員米歇爾·弗洛諾伊(Michèle Flournoy)和國防部創新司前司長邁克爾·布朗(Michael Brown)撰寫的。兩人稱讚說,拜登的新防務戰略要求 「更加快速和靈活的威懾能力。他們說,一個『更具侵略性的中國』是主要威脅,預防性威懾必不可少。」
拜登「發現」了太平洋島國的重要性
《法蘭克福匯報》認為,拜登邀請12個太平洋島國在白宮參加峰會是發達國家給中國近年來快速增長的影響力踩剎車的新戰略的一部分。這關係到軍事存在、保證基本的貿易航線、海底礦產資源和氣候變化後果。畢竟,這些島嶼國家的選票也很重要,例如在聯合國投票中。
文章聚焦了圍繞12個太平洋島國中的索羅門群島的爭端。索羅門近年與台灣斷交,與北京建交,今年4月還和中國達成安全協議。加劇了西方對北京可能在該島建立軍事基地的擔憂。「現在,來自索羅門群島的外交官們稱,他們反對在白宮舉行的太平洋島嶼峰會聯合宣言的初稿。」
文章寫道,白宮已經意識到過去忽視了這一敏感的地區,「白宮印太關係首席協調員坎博(Kurt Campbell)表示,『我們過去對敏感地區的關注比我們應該做的要少。』在最近卡內基智庫的活動中,他明確表示,財政援助當然也在議程上......預計這些方案將為基礎設施提供資金,幫助這些島嶼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後果。此外,西方希望幫助這些國家制止非法捕魚和非法開採海底礦產資源。」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