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拜登無法全然理解同事們的想法,美國國會的立法過程以及各項法案背後的提案動機,複雜程度真的不是透過媒體就能理解。近期引起關注的《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影響力不亞於當年的《台灣關係法》。不過,台灣不少媒體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以17票比5票,讓法案進入到下一階段審查時,就已經開始大肆報導《台灣政策法》獲得「通過」,可是,當時參院外委會僅只是讓法案進入到「討論」程序而已。根據美國立法程序,參眾兩院都要提出相對應的版本,並且最終協調完全一致的法條,獲得兩院通過再送給總統簽署,才算完成立法。簡單來說,報導《台灣政策法》「通過」,不只是錯誤,更充分顯示了對美國政治的不了解。
事實上,深入了解參院版本的立法過程,就會發現民主共和兩黨雖然共同提案,但各自都有政治盤算。除了支持台灣之外,提案的資深議員們其實也希望透過《台灣政策法》,來看出哪些議員支持抗中議題。說穿了,《台灣政策法》的提案動機當中,還帶著國會內部「反共濾鏡」的成分。
從拜登發言挺台來理解拜登對《台灣關係法》的認識,到《台灣政策法》的提案,如果僅從台灣的角度來解讀,恐怕只會看到力挺台灣的說法,而忽略了美國政治本身的錯綜複雜。如果連拜登都很難掌握同事們的立法動機,台灣為何會相信許多從來沒有研究過美國政治的媒體名嘴和專家?看到特定立場的人士輕易高喊美國已經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此等說法,只考慮政黨利益,讓台灣民眾持續滿足於美國力挺台灣的風向當中,享受順風的滋味,這樣愛台灣,真的好嗎?
*作者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