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狗年已經踏入第五個月的這個下午,天氣預報失凖,澳門並沒有下起滂沱大雨。幾頂紅色帳篷在逸園賽狗場的看台前一字排開,看台上坐著十來人。要躲太陽的話,空位還是很充足。
沒有什麼司儀致開場白,活動無聲無息地開始了——狗伕(引犬員)帶著五隻格雷伊獵犬亮相,幾十個圍觀市民舉起手機爭相拍照,然後大家小心翼翼地走近狗兒。狗伕帶著笑容說:「不用怕的,摸吧!」
那是逸園賽狗場安排的首次「退役格雷伊獵犬領養同樂日」。澳門特區政府決定要收回賽狗場土地,定下了2018年7月21日這條「死線」。距離賽狗場退場不足一個月,600多只賽犬的前途不但讓澳門動物保護團體操心,關注動物福利政策的香港政界人士也陸續介入。
就在這樣的領養活動上,一場動保人士的臥底行動正在上演。
「暗度陳倉」
格雷伊獵犬(Greyhound)是獵犬的一種,另又稱靈緹犬。賽狗場上基本只有這種狗的身影。牠們骨架龐大但身軀瘦小,後腿肌肉尤其發達。每一隻賽犬都會被賽會在耳背紋上記號,稱為耳記,以識別身份。
一輪尋尋覓覓,林穎琪(Edith)成為當天第一位領養者,被領養的一隻黃色賽狗名叫「城市獵人」(City Hunter)。林穎琪看過耳記後顯得很激動,趕緊在澳門民政總署開設的攤位辦理手續。
她對BBC中文記者說,自己早就在民政總署市政狗房領養了另一隻來自逸園的雌性格雷伊獵犬,出於「無聊」,她在網上翻查逸園的賽狗血統記錄,結果發現這只同父異母的弟弟。得知這次領養活動後,她請賽狗會幫忙找出「城市獵人」,最終得償所願,可以讓兩姐弟團聚。
「格雷伊獵犬難以飼養」似乎是澳門民間的一個共識,就連逸園的官方宣傳文章都強調,退役賽犬是經過三至六月的馴化訓練,「減低其獵性」,並接受賽狗會與民政總署評核及格,方會被安排領養。
當參觀市民在摸著格雷伊獵犬,端詳著之際,一位從隔壁澳門賽馬會投注站走出來透氣的老伯看了一下,然後說:「我聽賽狗會的人說,很難養的!得給他們餵生肉。」
林穎琪則說:「不是這樣的!其實格雷伊獵犬是容易飼養的狗,要是你沒養過狗,格雷伊獵犬很適合你。」
她解釋,因為格雷伊獵犬在住家不怎麼活動,到冬天更是整天在睡覺,主人叫喚牠們不一定會理睬。「就像貓一樣咯,你希望牠出現,哈!牠就是不出現。」
她還頭頭是道地說著格雷伊獵犬腸胃不好,可以餵食泡水變軟的一般狗糧、椰子油,給牠們煮麥片……原來她家中除了這對格雷伊獵犬姐弟外,還有兩隻邊界牧羊犬,與丈夫和兒子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