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派:雙方仍有機會避免衝突升級
另一派中國官員則主張與西方議價談判,期望雙方關注彼此的共同利益,避免因意識形態而產生的衝突。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者賈國慶表示,外國人當然有權對新疆問題發表意見,他也承認北京的部分政策確實過於「嚴厲和強硬」,但美國及西方並沒有因此採取平衡觀點,反而對其祭出制裁,令其深感不滿。
賈國慶直言,儘管美國槍枝暴力問題令人難以容忍,再加上美軍佔領阿富汗20年造成巨大上害,但都不足以讓中國認為自己有權對美國實施制裁。他也強調,中國未來若成為超級大國,必然會在某些議題上與西方趨同。以中國在氣候變遷上的「分裂立場」為例,北京一邊會像「貧窮落後國家」那般捍衛其經濟發展權,一邊則會像先進國家關注全球碳排問題。
賈國慶認為,中國恐怕不會效法前蘇聯(Soviet Union),走上一條經濟自主、與西方對抗的道路,而是選擇完全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不過他也坦言,雙方的強硬派往往會相互針對,「在國內,有人誇大了外部的威脅,認為中國必須在所有方面都自給自足。在國外,來自西方的敵對勢力,尤其是美國,正試圖與中國經濟脫鉤。」
北京清華大學「國際安全與戰略中心」主任達巍也強調,中美關係並非注定要在民主與威權之間進行「黑白鬥爭」。儘管中國官員和民間對西方及美國有諸多不滿,以及西方對北京看法過於簡化的問題加劇,但他仍在美中之見看到許多避免衝突升級的機會。
西方面臨兩難:「抗中」或「共存」?
《經濟學人》則認為,對抗學派過於沙文主義,恐怕很難使眾人信服,而且這種「中國第一」的世界觀與戰後秩序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對比。在1945年後的幾十年裡,美國領導涉及理想主義和其自身利益,光對移民保持開放態度,就讓美國人的領頭姿態廣受國際社會接納。
相較之下,在習近平治下的中國採行民族主義,顯然不利於其與外界交流。《經濟學人》引述一位德國官員的說法指出,2014年時任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宴請習近平時曾說,由於歷史發展緣故,德國有義務對較小的鄰國展現慷慨大度。聽聞後習近平表示,歷史給了中國人不同的教訓,當中國還是「好人」的時候,被鄰國及敵人佔盡好處,因此現在絕不輕易向他人讓步。
《經濟學人》表示,如今連看似慎重、具有建設性的北京官員都認為,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充滿破壞性,那麼各國政府若想與中國共存,恐怕得像19世紀的政治家一樣,冷漠地權衡國家利益的同時,也可能選擇扼殺人民部分的個人權利。但《經濟學人》也告誡,如果自由民主陣營拒絕與中國交流談判,持續堅守普世價值,中國的野心恐怕會使國際社會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