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優勢是我們所熟知的政治學基本常識,執政主守勢、在野主攻勢也是一般選戰基本策略;然而今年九合一選舉,或有稍許的不同,不僅執政在前瞻計畫中大放利多、喊著財政困窘卻發放全台里長四千元的綁樁費用,綠營執政縣市之所以民調領先,在於資源下放,無論藍綠民代,這些資源分配使儘管大環境不佳、經濟無法提振、失業率無法有效解決、人才外流嚴重等負面政績無法產生選票與民調上的反映。
更糟糕的是,執政黨頻頻主攻勢,攻擊侯友宜及盧秀燕等在野參選人,備受爭議的行政院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更成為發動攻擊的中心,繼國政基金會、婦聯會、救國團、國軍英雄館認定為國民黨附隨組織,現在就連民族基金會、民權基金會、國家發展基金會等三大基金會也認定為中國國民黨的附隨組織,將名下財產將予以凍結,企圖將國民黨趕盡殺絕,連基本的開銷都無法負擔。
如果民進黨過去喊著國民黨有龐大黨產,故是一場起跑點不公平的選戰,但今日民進黨的表現卻有過之而無不及,種種逼迫媒體收取寒蟬效應及恐嚇大財團等不敢捐助國民黨過多政治獻金,這豈是民主公平之所為?
不當黨產委員會本身就具有相當大的爭議,花那麼多錢請那麼多人來清算鬥爭國民黨,這是財政困窘的表現嗎?現在還敢信誓旦旦將2015年朱立倫擔任國民黨主席時,欣裕台各出資新台幣3000萬元成立民族、民權及國家發展等三大基金會,以人事、財務或業務經營為由認定這些都是國民黨的附隨組織,有罪推定的企圖明顯,誠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當黨產委員會的手法,只會凸顯民進黨的專斷與獨裁,與法西斯心態無異,乾脆就宣布解散各政黨,讓台灣成為一黨專政,實不需要以凌遲的方式對付各個在野黨。
大家也都知道鄭文燦的優勢並非在政績而是在資源的壟斷,加上他是蔡英文心中最軟的一部分,民進黨在大環境不佳,拿不出具體的政績就只能靠把其他政敵鬥倒,成為一個弱勢脆弱的優勝者,這種手法非但不光明正大,也沒有辦法贏得外人的尊敬,更讓台灣的民主蒙羞,集權與鬥爭成為台灣政治的代名詞,台灣又如何以民主自由對大陸的民主說三道四,因為台灣也正邁向不正常的民主競爭狀態。
網路上熱議,蔡政府八十多項政績正反意見都有,不只是實際數字問題也是人民感受問題,如果民進黨政府仍認為痛批柯文哲、猛打侯友宜與盧秀燕,滅門式對國民黨趕盡殺絕,整天吵著文化大學大群館宿舍來鬥爭,讓學校及學生備感困擾,政治干預教育莫此為甚;倘若民進黨認為這不會引來多數民眾的重度反感,那請民進黨繼續玩下去,經濟搞不好,多少行業都看不見復甦生機,物價高漲、失業及低薪問題嚴重、水電核安通通都出問題,這些執政黨本來就應該拿出對策向民眾說清楚、講明白的天職,民進黨通通不做,整天拿過去的事說嘴鬥爭,民進黨可以把柯文哲和國民黨鬥垮,但也襯托不出民進黨的能力,無法贏得台灣內外多數人士的尊敬,民進黨不往自由民主的方向前進,反而處處往反民主逆自由的方向走,我們可以斷言,2018年九合一選舉是一場起跑點不公平、手段不正當的一場選舉。
總之,民進黨如果是靠著執政優勢綁樁、以優勢鬥爭在野黨、以政策公開買票賄選、以清算鬥爭等司法手段來對付政敵,就算勝選也是名不正、言不順,靠著鬥爭別人也無法襯托自己的能力與高貴,因為台獨人士反柯文哲,台獨綁架民進黨,民進黨反柯文哲,用盡一切手段及方式來鬥爭柯文哲,國民黨的下場比柯文哲更慘,這難道是民主的常態?這是民進黨所稱符合西方民主的價值嗎?是民主還是民粹?答案還不清楚嗎?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民進黨終究會為今日的行為付出選舉的代價。
*作者為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