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如何落實住者有其屋及改善少子女化問題

2022-10-22 05:40

? 人氣

房價居高不下,許多年輕人認為買房已經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示意圖/取自photoAC)

房價居高不下,許多年輕人認為買房已經成了遙不可及的夢想。(示意圖/取自photoAC)

雖然這幾年經濟成長,國人所得也緩步增加,但比不上房價上漲的速度。2019 年第1季全台的房價所得比還在 8.66 倍,代表一間房子的總價約為家庭可支配所得的 8.66 倍,但隨著房價快速攀升,2022年第1季已經增加到 9.58 倍。與高房價對應的是台灣人口的逐漸減少,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台灣人口數已連續2年呈現負成長,不論是粗結婚率或是新生兒數同創歷史新低紀錄。國發會推估今年總生育率降到0.89人,創歷史新低。預估出生數約13到14萬人,較去年減少1到2萬人。依國發會預估,2022年15至64歲工作年齡人口為1630萬人,至2070年將降至776萬人。一般認為,出生率下降與收入趕不上房價有高度關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國際上普遍認為具降低居住成本性質之社會住宅,我國縱將中央目標「8年20萬戶」執行完成,也僅占總宅數2%至3%之間,與先進國家占比20%至40%差距甚遠。由於目前台灣社宅不足,居住期間有限,大多數的租屋族必須向民間房東承租,但目前台灣至少半數以上的租屋,屬於未申報繳稅的黑數,使得租屋品質和安全難以獲得政府監督保障,且老年人口租屋困難。而租金指數卻持續上揚,自2011至2022年累積漲幅10.35,創歷史新高。

社會經濟優勢階級可以透過房市、租金、股市等累積資本。政府為鼓勵國人多生子女及降低居住成本,雖有許多補助措施,但在地價和房屋興建成本持續上揚的情況下,社會經濟優勢階級為增加財富或資產保值,多以不動產為投資和儲蓄之工具,以致想要買屋或租屋的民眾,在所得收入追不上房價漲幅的情況下,縱獲得政府協助生養、教育子女或租金等補助,亦難免直接或間接轉為購屋或租屋費用。故當一般民眾的居住成本與「不動產之投資與儲蓄功能」連動時,會感到負擔越來越重,除了辛勤爆肝的勞動所得外,連政府補助或因此省下的錢也「融入」上開功能中,成為不動產售價或租金上漲的動能。在此背景下房子越買越貴,也越買越小,租屋之情況類同,但居住品質可能更差,使國人結婚生育的意願降低,老年人缺乏有品質的終老之所。除此之外,亦將產生國人可支配所得降低,生活品質和健康品質雙降;以及打拚一生雖勉強購屋居住,但退休後缺乏現金生活的現象。聽任上開趨勢發展的結果,必將使不久的未來,台灣欠缺發展經濟的勞工、保衛國家安全的軍人,以及傳承知識經驗技術的學生學徒,以及貧窮、身心不健康人口逐年增加,加以氣候變遷及地緣政治的二大風險所衍生的經濟、物價、水電等問題,政府如不即時採取適當行動,我國未來必將陷入缺人、缺工、缺兵,老年照顧及國家財政乏人照料的危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