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做好面對極端氣候的準備了嗎?
根據過往的報導等資料顯示,目前台灣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大概只能應付每小時40至50mm的瞬時雨量。台北市作為首善之都,排水設計的標準是處理每小時78.8mm的瞬時雨量,這個標準雖然已高於大部分縣市,但是極端氣候帶來的豪雨、大豪雨已經是新的「常態」,但凡暴雨一來,瞬時雨量往往能造成積淹水,突破每小時78.8mm的雨量可能會更常發生,台北市是否還準備得不夠?
面對極端氣候帶來的環境挑戰,其實可以多換一些角度看待。以這次的暴雨為例,目前民間最常出現的想法如:1.排水溝、2.洩洪到大排水溝、和3.滯洪,往往也會多管齊下;方法看似不同,邏輯卻是一樣的:「為了讓降水不要在地面社區的時間、空間內留存那麼多,需要把降水移到別的空間」。在此思維之上提出來的解決方法,不外乎加大側溝、多建滯洪池、打開抽水站馬達等等,這也確實是解決「淹水」的方法──但是,如今台北寸土寸金,要再改造雨水下水道的系統、增加滯洪空間,實在不容易。
當代的城市治理,每項問題都可能「環環相扣」。強降雨可能致災,亦有可能善加利用,成為調節城市的資源之一。過去,台北市的「海綿城市」計劃,試行過透水性鋪面,增加台北市直面水患隱憂的韌性,更早期也有雨水再回收的雨撲滿等系統,試圖讓降雨成為另一種資產。
長住台北市的民眾一定有同樣的感覺:台北市一年比一年熱。這不光是氣候變遷的大環境因素使然,更重要的是,由於大環境熱,台北市家家戶戶開冷氣,導致都市熱島效應更嚴重。但是,高溫往往來自於日照,若能利用太陽能、風力等發電,不也是讓這些能量轉化為市民所用的可能方法嗎?
暴雨不會只下在台北市 防洪需要分進合擊
治山、防洪,往往並不是一個縣市的事情,內湖發生土石崩落的同時,鄰近的汐止伯爵山莊的山區,也一樣有如此事件,畢竟內湖與汐止本就如膠似漆,山區更是同一座山,過去我在學森林水文時,正是先講求「上游不保、下游難安」的策略,面對豪雨,雙北也自然是一體同命了。也因此,思考防災的同時,我們不能忽略地理上的自我相關,像是山坡地社區與山區道路的防災設計,台北與新北就必須聯袂合作,不僅是內湖到汐止,還有大文山(文山、南港、新店、石碇、深坑等等),以及陽明山一帶,也都是需要新北市與台北市共同努力才能做更好。
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城市的治理看似迎向諸多挑戰,但是,危機就是轉機;政府、政黨、從政人員、幕僚們,也應該要轉換思考,讓我們期待前瞻性的城市治理、讓台北市更好,也讓以台北為生活、工作核心的北台灣,能共榮共好、迎向新時代。
*作者為國民黨台北市議員中山大同區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