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羅斯2月24日揮軍入侵烏克蘭以來,與烏克蘭有戰略夥伴關係的中國,至今堅持「中立」態度,不過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漢學教授魏格林認為,中國實際上是採取「中間」立場,不論最後戰爭走向為何,中國會在幕後協調,讓自己成功介入斡旋,以強化其負責任的大國姿態,並在全球舞台上占有良好地位。
德國獨立網媒《Table.Media》18日刊登魏格林(Susanne Weigelin-Schwiedrzik)的文章,內容提到中國在烏克蘭戰爭爆發後,首先表明的是理解俄羅斯在安全問題上的合理關切,即烏克蘭有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NATO),北約東部邊界將直接與俄羅斯相鄰。
俄羅斯9月假借「公投」名義,併吞在烏克蘭東部的頓內次克(Donetsk)、盧甘斯克(Luhansk),以及南部的黑爾孫(Kherson)和扎波羅結(Zaporizhzhia)占領區。聯合國大會10月12日表決譴責俄羅斯,結果堅持主權和領土完整原則的中國卻棄權。
中國外交部9月28日,即俄羅斯所辦「公投」結果出爐當天表示:「我們始終主張各國的主權、領土完整應該得到尊重,《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都應該得到遵守,各國合理安全關切都應該得到重視,一切有利於和平解決危機的努力都應該得到支持。」
採取負責任的「中間」立場
「做為負責任的大國,中方一直致力於勸和促談,從不袖手旁觀,也不火上澆油,更不會趁機牟利」,中國外交部強調,「我們將始終站在和平一邊,將繼續為推動局勢緩和發揮建設性作用」。魏格林指出,中國提到「負責任的大國」,即是任何採取「中間」立場的一方都不「中立」,但負責任。
魏格林直言,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都知道,朝廷上要平衡各派系而發展此外交模式,「中國以外的人對此缺乏完整認知,除了無知,還有美國或俄羅斯,都不想要中國在未來結束戰爭的談判上,扮演可能的調停角色」。她也說,中國共產黨高層不想做出政治決定,以免留下分析能力不佳的印象。
魏格林表示:「若與俄羅斯同陣線,但俄羅斯成為輸家,就會顯得中共和其評斷很糟。」她提到,中共高層近期出現分歧,因為中共中央政治局排名第3的常務委員栗戰書9月8日出訪俄羅斯,向俄羅斯國家杜馬議員保證:「中國理解且支持攸關俄羅斯重要利益的議題,特別是在烏克蘭議題的立場。」
魏格林指出,栗戰書訪問俄羅斯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但他提早返回中國,且他和栗戰書回到中國後都消失10天。她亦稱,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聯合國大會總辯論的致詞,僅提到和平努力,隻字未提俄羅斯及其關切,顯示中共高層與栗戰書的看法並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