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二十大22日閉幕,黨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成功連任,中央政治局新一屆常務委員則由「習家軍」全面接管,正式開啟專屬習近平的強人政治時代。政大國關中心24日舉辦座談會,與會學者推測,中共高層權力鬥爭將嚴重激化,特別是在「習時代」轉向「後習時代」期間。另外,有鑒於王毅、張又俠進入∕續留政治局,中共往後的對台工作恐會更趨強硬。
「後習時代」初期,高幹鬥爭將激化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寇健文指出,自中共十九大開始,習近平就放棄追求黨內權力平衡,轉以「政治忠誠度」和「貫徹命令」為人事任用原則,企圖打造出專屬習的執政團隊,達成高度集權。
寇健文表示,從二十大的最新人事安排來看,習近平為達上述目的,不僅重用「我群」(可貫徹命令的親信)、毫不留情整肅「敵群」,就連無明確政治野心、非主要政敵的「他群」也遭到全面排除。這次意外「出局」的汪洋(全國政協主席)、李克強(國務院總理)、胡春華(國務院副總理)及陳全國(原任新疆黨委書記、現任農村領導小組副組長),皆屬被排除的「他群」。
寇健文說,中共的權力集中趨勢在未來五年將更加明顯,而高層政治鬥爭也會快速激化,特別在「習時代」轉入「後習時代」的期間。屆時,同派系內的鬥爭程度將轉趨激烈。另外,由於中央政府的高度集權,地方的創新能量也將大幅降低,導致國家治理效率下滑,促使當局趁機加強社會管控力道。
經濟技術官僚弱化
政大國關中心研究員陳德昇表示,二十大人事安排反映出「中國經濟技術官僚弱化」,選才以意識形態為重,市場法則嚴重受壓抑,徹底逆轉了鄧小平時代「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路線,恐怕不利於北京擺脫眼前嚴峻的經濟困境。
陳德昇也推測,汪洋、李克強等人之所以無法「留常」,很可能是因為其經濟路線(市場理念、封城作法)與習近平不同調。而此次爆冷門晉升為中共排名第二位政治局常委、預計將接任總理的李強,雖具備足夠的政治忠誠度,但其因缺乏專業學識及中央歷練,也讓外界懷疑他是否足以應對日益激烈的美中競合及美中科技戰。
王毅、張又俠入局,中共對台工作恐更強硬
習近平這次也有限度地打破「七上八下」原則,讓外長王毅(69歲)入局、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72歲)留局。展望與探索雜誌社特約研究員郭瑞華認為,這顯示中共外事系統的人才斷層問題,一時找無高階歷練者繼位,但王毅是否會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仍有待觀察。
郭瑞華強調,隨著共軍將領相對年輕化,具有實戰經驗者越來越少,張又俠是少數經歷對越戰爭的將領,加上當年他在瀋陽軍區擔任司令員時,力推信息化戰術,同時又與習近平有兩代交情,深受習信賴,故獲得留局機會。郭瑞華解釋,張又俠的留任也意味著習未來有面對戰爭的準備,兩人未來也都將成為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的成員,對台態度恐更趨強硬。
國台辦主任人選:中國外交部黨委書記齊玉
談及未來中共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郭瑞華推測將由習近平擔任組長、王滬寧擔任副組長、王毅兼任秘書長、政府對港澳台工作則可能由何立峰負責。而中國外交部黨委書記齊玉則可能接掌國台辦主任。
中共研究雜誌社特約研究員吳仁傑也研判,未來對台領導小組可能會是「一習二王」(習近平加上王滬寧跟王毅)。至於中國外長人選,若仍需符合國務委員兼外長格局,國安辦常務副主任劉海星較可能接任外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