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從全中國各地來的人,帶著各自的家鄉記憶與思鄉的情感,為台灣創造出多元的飲食文化。像逯耀東寫過的福州乾拌麵魚丸湯,就成為台北小南門附近的名店。那福州魚丸湯確是福州所產,但福州並不流行台灣這種「傻瓜麵」啊。
再例如:張大千最愛吃的永和豆漿的燒餅油條,也不是台灣所產。而是來台老兵退伍後,一起創業開店而來。那種以剛烤出來的燒餅,夾著鮮炸油條,二者酥脆結合,又不乾澀,再佐以新鮮豆漿,確是美味。據一位大企業家朋友說,他年輕時識得張大千,張大千回國一到機場,想念永和豆漿,就打電話叫他去買一些帶過去。他知道張大千有此嗜好,特地每天早晨買了燒餅豆漿帶去,得空就請他畫一些畫,買下來收藏。就這樣,他擁有數十幅張大千的作品。
現在,張大千作品拍賣價已經比畢卡索還高,這位企業家朋友的收藏已經增值數百倍。然若不是他說出來,誰會相信這是他送永和豆漿送出來的收藏?
在那戰爭烽火中倖存下來的世代,能在台灣落腳,已屬萬幸。想一想,全台灣有八百七十九個眷村,共有九萬八千五百三十五戶,約四十七萬人,這些生命來自大陸各地,思親想家歸不得,獨在異鄉為異客,也只能靠著逢年過節,煮一點家鄉的食物,嚐一嚐熟悉的味道,一解鄉愁。於是大陸各地的風味紛紛出籠,成為台灣食物繽紛多樣的風景。
然而,傳統的台灣人畢竟是吃米飯的。小時候因為貧困,我媽媽去買了便宜的麵粉,蒸出饅頭菜包,以取代米飯。可吃了幾餐,家人都覺得沒有吃米飯,好像天天都沒吃飽。但現在,台灣人卻是麵包的大量消費者,這習慣是如何被改變的呢?
這就要說到美援了。
國民政府來台之初,經濟困窮,在韓戰之後,美援來臨。但美援並不只是以金錢送來,而是以各種方式,如軍備、武器、衣物、食物等。當時美國正盛產麥子,麵粉多得吃不完,怎麼辦?那就推給台灣作為食物援助吧。
當時美援的麵粉、脫脂奶粉、食用油、二手衣物等,總是要有接受的民眾和發放的地方。在什麼地方呢?用台灣俚語說,主要在「耶穌廟」或者眷村。「耶穌廟」指的是教堂,只要去教堂參加禮拜,就可以發放一包麵粉。而眷村則是由於眷村多外省人,北方人喜歡麵食遠超過本省人。
發放到眷村的麵粉,就成為推動台灣麵食,製造各種美食的來源。
當時裝麵粉的袋子,質地是純棉的,因此被台灣人稱為「卡動的」。那其實是cotton的外來語日本發音。台灣人在用完麵粉後,捨不得丟掉,就把那袋子洗一洗,改一改,縫成四方形內褲,讓小孩子穿。於是,在褲子的正中央,不免寫著諸如「中美合作」、「淨重22公斤」等字樣,讓孩子穿著滿街跑。為什麼是22公斤?因為麵粉袋在美國,規格一律是50磅,來台就是22公斤,凡大宗物資的規格都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