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坦白說,和宣一姊的淵源實在不夠深,但說不深,卻又有點近。
一九八三年,在台大代聯會參與舉辦第一屆「學苑影展」,採訪當時的新聞局長宋楚瑜,編出一張夾敘夾議的特刊小報,深覺風光。六部參展片子中,《海灘的一天》(楊德昌)、《小姐撞到正》(許鞍華)、《愛殺》(譚家明)讓人印象深刻,學校主管暗示:學生的滿意度投票,務必讓國片拔得頭籌,這一消息走漏到社辦隔壁敵對性的社團《大學新聞》那兒,就變成了一樁黑影幢幢的「弊案」。
沒多久的一個中午,兩位大姊造訪了代聯會社辦,一位是《中國時報》的影劇記者,另一個就是《時報周刊》的宣一,我記得她摘下太陽眼鏡,遞上名片,對著眼前略為顫抖的小主辦人說:「別緊張,你慢慢地說,這過程真的有作弊嗎?」
第二次應該是在一九八五年,剛開完第二次年終演唱會的羅大佑準備揮別台灣,我打工的黨外雜誌《前進周刊》約訪這位黑衣王子,當時的總編輯吳祥輝主問時事,我這個小編輯問搖滾樂,地點就選在詹宏志開的麥田咖啡,當時旁聽席是戴著一副超大眼鏡的蔡琴,宣一和我未來的老闆則忙著泡咖啡。記得羅大佑還調侃說:台北終於有一家純粹賣咖啡的咖啡店了,他新生南路工作室樓下的咖啡店面積很大,但光去喝咖啡是會遭白眼的。那期他當封面人物,一頭捲髮墨鏡加黑衣,手握我們買給他的一把玩具黑色左輪,拍照的依稀是後來開「阿才的店」的阿才。
第三次是一九九八年,《數位時代》雜誌創辦前夕,當時由雅虎、亞馬遜、eBay所捲起的網際網路狂潮正方興未艾,但創刊團隊成員卻為雜誌該取個什麼樣名字拿不定主意,董事長詹宏志約了所有人到他遠眺大屯七星山景的高樓家中,開腦袋風暴會議,但重點是進行一場「國宴級的家宴」,用外插法來解決線性邏輯的難題。這場馬拉松式的飲食在宣一的運籌帷幄下,優雅又美味地終結,微醺之際,老詹發下一張張便條紙,叫我們每人寫下數百字對此雜誌的mission statement,一邊解釋今日「羊肩肉」是事先到某家天母肉鋪預定才靠譜等等;最終,他挑出眾人文中最常出現的「數位」與「時代」兩組關鍵字,幫雜誌定了位。
第四次,也許是二○○六或七了,詹先生從城邦集團退休後,似乎是矢志和宣一要擴大、深化、綿延他們的廚藝人生,包括盛大改裝家中廚房到三十坪大(希望我沒聽錯),每週末都有盛宴且每週都試新酒。
《Shopping Design》總編輯黃威融因此和我策畫飲食專輯,與宣一約在一家義大利食材店兼小餐館,為她做了一場小小的訪問,她熱心的傾囊相授,包括各種市場的攻略,這是最後一次見到宣一姊,屈指一算,竟也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