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爾專欄:冷硬派海格蘭意外成「危險人物」

2018-07-08 06:30

? 人氣

海格蘭(右)改編、韓森(左)執導的《鐵面特警隊》大獲成功,前途一片光明。(取自新新聞)

海格蘭(右)改編、韓森(左)執導的《鐵面特警隊》大獲成功,前途一片光明。(取自新新聞)

海格蘭當年拂逆大導演李察.唐納、梅爾.吉勃遜等前輩要培植他成為大導演的美意,有人斥為不識抬舉,其實他心裡明白,鐘鼎山林各有秉性。冷硬的他不願假冒馴良,只求盡其在我。

兩星期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專欄「以書示人」(By The Book),訪談《英倫情人》(English Patient)的作者翁達杰(Michael Ondaatje)。被問及書架上有什麼書可能讀者會感到意外時,他說他有一、兩排書架擺滿了理查・史塔克(Richard Stark)的平裝小說,而且他有一回總算逮到機會,請史塔克在那些皺巴巴的舊書上簽了名。文筆優美、當代難逢對手的翁達杰,說起自己鍾愛的類型小說作者,流露出鐵粉的孺慕之情。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金獎編劇堅持忠於原著主角性格

史塔克寫的通俗故事,屬於冷硬派黑色小說。這類作品的主角在他之前,大概都是外表世故、面惡心善的中年偵探;到了他筆下最有名的二十四本「帕克系列」,主角卻是絕不氣餒、旁若無人的職業匪徒。翁達杰對史塔克的熱情,確實讓我驚訝,也鉤沉「帕克」上個世紀末拍成電影的一段往事。

緣起是布萊恩・海格蘭(Brian Helgeland)改編《鐵面特警隊》(L.A. Confidential)大獲成功。一九九七年這部電影出盡鋒頭,成本三千多萬美元,全球票房超過一億兩千萬美元。導演寇特斯・韓森(Curtis Hanson)在好萊塢二、三十年,好好壞壞見多了,拍過這部電影後,據說幾乎每天都有人跟他攀談、當面稱讚,導演生涯至此夫復何求。

但真正把劇本改編出來的是時年二十六歲的海格蘭,輕而易舉得到金像獎最佳改編劇本,前途一片光明。更早之前他就曾幫大導演李察・唐納(Richard Donner)跟他「致命武器系列」的老搭檔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編寫《絕命大反擊》(Conspiracy Theory),促成了他們想投資海格蘭當導演。

對資方意見毫不妥協而被開除

海格蘭首先想拍的就是帕克(不過他把名字改成了波特),當然帕克並不是第一次被搬上銀幕,從六六年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的《美國製造》(Made in U.S.A.)起,到此時其實已有五、六部了。這回不太一樣的是,海格蘭堅持拍出帕克/波特那種無視道德的冷硬,不想再像前人一樣為了電影媒體的侷限,把主角改編成不乏善良一面的折衷性格。

九九年《危險人物》(Payback)拍好剪輯出來後,先讓投資的老闆們看試片。攝製的經費來自男主角梅爾.吉勃遜自營的「聖像製片」(Icon Productions),然後他再轉一手賣給真正有發行力量的華納與派拉蒙,這是正常的運作模式。派拉蒙的人看完試片大表不滿,質疑劇終主角錢沒拿到,自己也活不成,最糟糕的是片中的狗竟然被殺死,那樣怎麼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