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資本在歷史上的風險和回報關係
傳統上在評估一個金融資產的風險時,我們是使用其回報率的標準差(sigma)作為指標。以公開上市的股票為例,我們可能會取其每週的股價回報率,累積五年約250個回報率取樣,計算標準差,然後將這個標準差視為這隻股票的風險。
這樣的風險估算自然有很多細節上不完備的地方,但在隨機漫步理論大致成立的前提下,回報率標準差對公開上市股票來說還是相當有用的風險評估指標。
只是同樣的工具應用在風險資本(和其他類型私募股權基金)時,會有許多嚴重的缺陷:
*風險資本的投資標的(新創公司)流動性很低,就算採取每一輪估值來計算回報率,標的本身可能在最後一次估值以來已經又增值不少。換句話說,就算每一輪募資都清算一次,其整體資產價值可能仍有重大偏差
*風險資本基金的現金流出和流入相當不規則,以現金回報率計算來說更添複雜度
*相對於共同基金必須依法定時公開申報淨值和表現,風險資本基金只能仰賴基金經理人自行回報給第三方監察組織,回報偏差是很普遍的問題
*風險資本的回報率嚴重受到時代和潮流影響,因此取樣的投資時間範圍會高度影響統計出來的回報率分佈
*最後也是最嚴重的:風險資本的回報分佈遠非常態分佈,而是高度扭曲的,因此計算出來的標準差是沒有辦法代表整體資產類別的風險的
總結來說,雖然風險資本的實現回報率可以計算出來,其風險水位評估卻是非常困難的。學術界對於風險資本的風險評估做過無數研究,唯一能達成的共識就是「風險很高」,至於有多高卻眾說紛紜。但為了給讀者們一點概念,我還是舉一篇常被引用的2002年論文(Chen, P., Baierl, G., Kaplan, P., 2002. Venture capital and its role in 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 Journal of Portfolio Management)所估計出來的數字為例,該論文作者蒐集了截至1999年為止已經順利出脫的148隻風險資本基金的表現,分析計算出:
*平均回報為45%
*標準差為115.6%
是的,您的眼睛沒看錯,那標準差是三位數、破百的!就算我們蒙上眼睛把風險資本回報率當作常態分佈,這也表示有約35%的投資會血本無歸:
實際上的情形當然更扭曲,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風險資本回報率的分佈根本不是常態分佈,而是具有贏家通吃的高度扭曲現象,也就是說少數風險資本基金有超高額的回報,而平庸的大多數基金則只有非常平庸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