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半球最大國家、世界第四大民主政體巴西,30日進行總統大選第二輪決選投票,尋求連任的極右派現任總統博索納羅對決東山再起的左派前任總統魯拉,結果3年前才出獄(貪腐罪)的魯拉以50.9%得票率險勝博索納羅的49.1%,第三次贏得總統大位,寫下拉丁美洲政壇傳奇。
巴西幅員廣大,選民多達1億5000萬人(僅次於印度、美國、印尼),但因全面採行電子投票,計票結果很快揭曉。在本月2日進行的第一輪選舉中,魯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以48.43%得票率贏過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的43.20%,但並未超越50%當選門檻,因此兩人必須進行第二輪決選分出勝負。
魯拉是巴西政壇的「不死鳥」,上周剛渡過77歲生日。他出身貧寒,從街頭勞工運動起家,是勞工黨(PT)創黨元老,2003至2010年間擔任總統,大力推動社會福利興革,但兼顧經濟發展與財政穩定,協助逾2000萬民眾脫離赤貧,讓巴西晉升為全球第八大經濟體,並積極參與國際重大議題,卸任時支持率逼近9成,繼任者羅賽芙(Dilma Rousseff)也是由他一手提拔,傳承他的衣缽。
但2015年之後,魯拉卻因為總統任內涉嫌貪腐而深陷醜聞風暴,2017年遭定罪(收賄、洗錢、妨害司法),後來入監服刑1年7個月(否則他2018年就會再次參選、與博索納羅對決)。雖然他的罪名後來被巴西聯邦最高法院撤消,但仍為形象蒙上陰影,讓許多昔日支持者無法諒解,也讓他在今年大選陷入兩輪苦戰。魯拉將於明年1月1日就職,任期4年,可連選連任一次。
魯拉勝選再次強化拉丁美洲政壇「向左轉」的趨勢,近年智利、秘魯、哥倫比亞的總統大選都是左派候選人勝出,墨西哥、委內瑞拉、阿根廷、玻利維亞等大國也都是左派執政。
這是巴西1988年擺脫軍事獨裁以來最重要的一場總統選舉,對立也最為激烈,兩位候選人都有濃厚的民粹色彩。博索納羅先前暗示,如果他連任失敗就代表選舉舞弊,他會效法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不但不承認敗選結果,並以激烈手段(鎮壓、政變)確保政權。
選前多家民調預測魯拉第一輪就會大勝博索納羅,但博索納羅的表現遠遠優於預期,最後只以214萬票、不到2%的差距惜敗,顯示極右派勢力已在人口2億1500萬的巴西紮根。
魯拉30日晚間在第一大城聖保羅(São Paulo)發表勝選感言:「這不是我的勝利,不是勞工黨的勝利,不是我的支持者的勝利,而是一場民主運動的勝利,它高於政黨、高於個人利益、高於意識型態。民主贏了。」
博索納羅現年67歲,軍人出身,2018年總統大選以黑馬姿態勝出,上任後的極右派、民粹、反智作風換來「熱帶川普(Tropical Trump)」稱號,川普今年也隔海為他助選。儘管博索納羅的經濟發展、環境保護、氣候變遷、新冠疫情政績都慘不忍睹,而且嚮往軍事獨裁、言行荒腔走板、貪腐醜聞頻傳,但他標舉的保守社會意識型態(反同、反女性墮胎選擇權、反性別平權、反政治正確⋯⋯)深受巴西保守派基督徒(尤其是福音派)支持,為其選戰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外,博索納羅在今年7月促使國會通過76億美元的追加預算案,大幅增加貧民福利,調升瓦斯補貼,給予卡車與計程車司機現金,企圖藉此拉攏比較支持魯拉的巴西社會底層民眾。左派反對黨議員雖然指控博索納羅「政策買票」,但選戰當前也只能投下贊成票。
巴西選民總數約1億5600萬人,今年大選除了選出總統、副總統,還有國會參議院(1/3議席,27席)與眾議院(全院513席);以及26個州的州長、副州長與州議員。國會選舉方面,博索納羅的自由黨(PL)在參眾兩院都頗有斬獲,已躍居第一大黨;魯拉的勞工黨(PT)則緊追在後,並與巴西共產黨(PCdoB)、綠黨(PV)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