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銀行素有「國庫金雞母」之稱,根據最新出爐的112年度預算報告,央行明年繳庫金額重返新台幣1800億元水準,比起去年度預算繳庫數增加超過50億元。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明(3)日邀請央行總裁楊金龍、金管會主委黃天牧、財政部長蘇建榮就「因應國際情勢影響,政府穩定股市政策措施與效益」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根據央行提交的書面資料指出,112年度預算繳交國庫官息紅利共計新台幣1,800億2,495萬5千元,較111年度預算繳庫數增加50億907萬9千元,全數將列為行政院歲入預算。
過去幾年,央行繳庫金額平均都在1800億元上下,但先前受到美國聯準會降息、公債利率降低等因素影響,央行110年繳庫只剩1650億元,111年回升至1750億元,明年可望重返1800億元水準。
央行指出,央行以穩定物價及促進金融穩定為主要營運目標,營運特性須考量總體經濟面,盈餘受國內外金融情勢影響甚鉅,具有高度不確定性。
央行表示,外幣資產運用收益為央行營業收入主要來源,影響收益的各項因素包括營運量、主要外幣利率及匯率,均非央行所能完全掌握。另外,營業支出則受央行沖銷性措施以及國內利率調整變動影響,同樣具有不確定性,此為各國央行面臨的問題。
央行:不會為了提高收益而犧牲貨幣政策獨立性
雖然央行每年為國庫賺進大把鈔票,但中央研究院曾在今年8月發布的「台灣貨幣金融改革政策建議書」指出,近10年央行繳庫盈餘占政府歲入約10%,國外央行大多低於2%,反映政府財政健全性不足,也造成財政依賴,央行盈餘繳庫目標恐會扭曲貨幣與匯率政策。
央行當時回應,長年以來,國內銀行資產品質及承受壞帳能力良好、國內通膨穩定,新台幣匯率也較主要貨幣波動小,台灣長期平均經濟成長率高於全球平均,顯示央行達成法定經營目標。
央行強調,央行法定經營目標並不包含盈餘繳庫,也不會為了提高收益而犧牲貨幣政策獨立性,央行「不需要、更不會」採取低利率及低匯率,藉此達到盈餘繳庫的預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