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兩國6日同步針對彼此價值340億美元(新台幣1兆元)的進口商品課徵25%關稅,中國指控美國發動「經濟史上最大的貿易戰」,利用「貿易霸凌主義」破壞自由貿易體制。專家預估,儘管目前兩國課徵關稅的數額,不會對兩國整體經濟造成太大衝擊,不過企業投資的意願因此降低。若貿易戰持續升級,英國央行指出,全球未來3年GDP恐因此縮減2.5%,美國更將降低5%的GDP,成為貿易戰中受傷最慘重的國家。
美國徵稅對抗貿易逆差 中國怒嗆美國「向自己開火」
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去年高達3757億美元(新台幣11.5兆元),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對此相當不滿,揚言要縮減貿易逆差。加上中國目標「從製造大國轉變為製造強國」,發展機器人、資訊科技、太空、核能發電、奈米等科技產業的「中國製造2025」計畫,遭美國指控對外國科技公司不利,涉嫌竊取外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更利用中國政府的經費購買美國科技公司,冀望透過加徵關稅,迫使中國在貿易爭端上退讓。
中國6日回擊,鎖定大豆、豬肉、威士忌、汽車等總值340億的美國商品祭出25%關稅,更針對美國透過「301條款」實施的徵稅措施,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追加起訴。中國《新華社》7日直指美國不惜破壞世界貿易秩序,發動「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中國必須堅決反擊貿易霸凌主義。新華社並指出,美國對中國加徵的關稅,有59%涉及在華外資企業,且有相當比例屬於美國企業。新華社直批,美國「向全世界開火,也向自己開火」的貿易戰,損人不利己。
豆農、車商受關稅衝擊 恐轉嫁消費者
美國60%的出口大豆銷往中國,中美貿易戰開打,美國農民首當其衝,過去一個月以來,大豆價格已下跌13%。美國印第安納州栽種玉米與大豆的農民拜博(Brent Bible)表示:「對於像我這樣的豆農來說,這(課徵關稅)是直接的經濟重擊。這些關稅課徵之後,可能是從獲利轉為喪失整年在田裡辛勤工作的所得,而這只是短期影響而已。」
美國設點的跨國車商捲入戰火,德國知名車廠「寶馬」(BMW)指出,位於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車廠,無法完全吸收出口至中國的25%關稅,因此必須調漲銷至中國的車價。相對地,向中國進口機器與零組件的美國公司,也將深受關稅所苦,最終只能將營運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受貿易戰影響 中國上證指數1個月跌10%
金融市場也受到中美貿易戰衝擊,儘管美國道瓊工業平均指數6日上漲0.41%,但自6月11日以來,道瓊下跌3.81%,中國上證指數更跌了10.1%。人民幣兌美元則在一個月來重貶3.5%,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IIF)的報告指出,人民幣大貶可能反映中國政府刻意貶值,標誌其對於「貿易談判狀態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