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的會談也混雜了一些竊竊私語:更多中國生意是否導致危險的依賴性?作為新興世界強國的專制中國是否會在不久後肆意地遙控我們的宏觀經濟?"
"德國經濟與中國越是嵌合緊密,屆時面臨的損失就會越大。假如中國有朝一日武力攻佔台灣,德國企業即便按照如今的中國業務規模,也會面臨數以億計的損失:西方對華制裁會徹底摧毀中國業務,甚至可能讓我們根本無法再和中國做生意。所以中國生意正面臨戛然而止的威脅,具體的進程,我們從俄羅斯身上就能得到參照。"
"我們所亟需的是擺脫這種可能遭受訛詐的境地,這一切必須依靠對等的經濟合作。但是,將這一任務交給德國企業界去完成,未免太天真。此事攸關8400萬民眾的福祉,德國政界必須從最頂層和中國展開談判,就行為方式展開對談: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確保投資環境對等。中國必須對此表示理解,因為他們也是想做生意的。"
"和蕭爾茨一同訪問中國的企業老總們,其實也有機會減小自己遭到訛詐的可能。過高的中國業務額會導致危險的依賴性。英飛凌營業額的38%來自中國業務,福斯汽車為37%,奔馳、寶馬也都超過30%。化工企業科思創以及瓦克則超過20%。某些企業的業務集中風險大得驚人,從長遠戰略計議,這必須有所縮減。"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