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慶餘專欄:從李安父親談「校長人格治校」

2018-07-09 07:10

? 人氣

威權年代,靠著校長們的人格,維持風骨與學風。圖為建中畢籌會在校門中庭掛上5種不同顏色的布條,象徵從不同角度關心社會議題。(取自黑特建中臉書)

威權年代,靠著校長們的人格,維持風骨與學風。圖為建中畢籌會在校門中庭掛上5種不同顏色的布條,象徵從不同角度關心社會議題。(取自黑特建中臉書)

台南市府日前通過,將南一中前校長李昇列為學術教育類歷史名人,他的故居將於十月掛牌,成為古蹟(如同前竹中校長辛志平故居被列為新竹市級古蹟)。李昇後半生都在台灣擔任校長。他的「以愛治校」廣受學生及同事好評;他對教育「百年大計」的用心吻合「以教育為終身職志」的西方教育家理想;更重要的,他養出了「台灣之光」李安這個電影大師,是亞洲第一位兩度獲得奧斯卡獎肯定的導演。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中國人常說「嚴師出高徒」「嚴父出孝子」。這話看似有道理,但「嚴而不厲」「嚴而關懷」「嚴而有愛」才能產生真正高徒及有用子女,否則被「嚴厲」「嚴酷」淹沒的學生及子女,很難有用於世,即使事業成功,人格也無法成熟。而從李安及南一中師生的敍述看,李昇正是「嚴而不厲」「嚴而關心」「嚴而有愛」的校長及父親。例如他嚴格督促學生課業,但教育觀念先進開明,對學生自由及在校生活備極關懷。他雖不贊成李安拍電影,但李安一經決定志趣,他就默默以行動支持。他能讓那麼多南一中、二中師生對他懷念激賞,能讓兒子均有卓越藝術成就及待人謙恭、親切自然,十足證明李昇「人格治校」及「人格教子」的成功。

李安對父親是既尊敬又害怕。他的《十年一覺電影夢》口述歷史,談他兩度聯考落榜,「在我們家有如世界末日」;他改考藝專,「在此,我的靈魂第一次獲得拯救,渾沌飛揚的心也找到了皈依」。但父親不喜歡他走上表演,他二年級暑假時參加環島巡迴公演,「一到嘉義就開始緊張,因為快回台南了」;「在父親的印象裡,我的公演和軍中康樂隊沒兩樣。他很傷心,一心指望光宗耀祖的我沒考上大學,居然淪落為給人逗樂的康樂隊隊員。所以他一直催促我出國,希望能拿到學位,成為戲劇系教授。」

直到李安功成名就,《臥虎藏龍》一片轟動世界,他還說「這層心理障礙依舊存在,我回台灣就緊張。一臨家門,緊張壓力就迎面而來。」而且,曾在李安留學美國過程中「同意我唸電影,學費及拍片開銷家裡會幫我」的父親,依然希望這個大導演兒子未來回去當戲劇系教授。

李昇顯然是「萬般皆下品 惟有讀書高」的篤信者,對子女及學生皆有此期待,並努力為他們創造最佳讀書(如請最好的老師、推進更好的聯考成績)及生活環境(如看到學生外食得肝炎比例高,就排除萬難興建學生餐廳並嚴格管理,終於改善學生健康,同時注意體育,提升學生體育水平)。但最令人敬佩也最值得紀念的是,他在學生髮禁最嚴格時代,敢於挑戰法西斯的「清規戒律」,率先鬆綁學生髮禁。他也敢於保護老師及學生,不受威權極權迫害。李昇某台南二中學生2016年寫的《以愛治校》一文就說:「由此可以了解李校長的擔當,私下為學校(師生)扛下多少事。」「因為心中有愛,李校長對學生滿寬容,絕少出重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