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課有學生問我:「老師,我們為什麼要投票?反正投了也不會改變什麼,投了票,政客也不會對年輕人比較好。」事實上,青年投票也好,青年返鄉參政也罷,我認為根本邏輯是一樣的。
隨著老人越來越多,現在的年輕人未來也會變成老人,政府分配政策資源,必然會先去討好「投票率最高的那群人」,那群人就是年紀較長者,未必全是老人,可能是已經經過社會歷練一段時間,成為社會中堅份子的這一群人。
在日本,日本東北大學高齡經濟研究所所長吉田浩曾做過研究,他用經濟學角度分析,並以50歲為分水嶺。他綜整1979至2019年的日本選舉資料,發現每當年輕族群投票率下降1%,後續日本國債增加發行的總額就相當於每人多負擔230美元的長期債務。而政府也更有傾向,讓政策偏向年長者,尤其是福利政策,老人取得的政策資源至少會比年輕人多220美元。
回到「為什麼年輕人要投票」這個問題,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因為要藉由投票,去平衡可能失衡的政策天秤。為何有青年貧窮、青年倍感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政府如何分配政策資源(比如稅收,在青年身上願意進行多少比例的資源重分配)是可能的原因之一,若將青年政策跟社會福利分別視之,二者孰重孰輕、孰大孰小,這部分在掌權者心中有把尺。
投票是積極行為,青年投票則是青年表現出了關心公共事務的積極性,當青年自己都不重視自己未來時,政府又怎麼可能重視青年未來?大多數人喊喊罷了,青年政策做個樣子而已。
同理,青年返鄉參政亦是如此,只是「參政」比「投票」多了些積極的味道。以我個人為例,我出身台灣東部,小時候長住過宜蘭縣蘇澳鎮一段時間,我經歷過蘇澳鎮(南方澳)很黃金的歲月,儘管已是黃金時期的尾段,蘇澳鎮現在卻被認為是「偏鄉」、「鄉下」,好聽點叫「後院般的海灘」。不過請容我提醒,蘇澳鎮在民國60年代曾經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我親眼看過那時的蘇澳鎮,用時時刻刻人聲鼎沸來形容完全不誇張——現在呢?本該熱鬧的地方,商家站在門口彼此大眼瞪小眼,蘇澳的光輝何處去了?青年出走,老人留下,觀光凋敝,雖不到死氣沈沈卻也暮氣繚繞了。
青年返鄉參政,這裡的「鄉」有雙關,可以解讀成「家鄉」,也可以解讀成「偏鄉」,但總是因為自己的家鄉由於發展停滯變成了偏鄉,才讓對家鄉尚有情懷跟願景的血性青年,毅然投身猶如染缸的政治選舉吧!這樣的青年,我們能不給予鼓勵嗎?青年自己「以身犯險」,為的還是如前面所說的那般:讓失衡的天秤回到平衡,可能再加一點更更積極的「掃除沉痾」。
所以,今年選舉剩沒幾天,我作為教育工作者,真心希望18歲投票權的複決能順利通過,給青年一個決定自己未來的機會。另外,若讀者所在的地方有不錯的青年參選,看看他/她的政見如何,再觀察一下平常究竟怎麼走訪地方、與民眾互動,真的用心,何不給一次機會?我們也曾經年輕過,看著現正奮鬥的青年們,至少我個人心底那股潛藏多年的悸動又有了,今年是台灣民主能不能跨過新里程的轉捩點,給青年一個機會吧!
*作者為教育文化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