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學費調漲的溝通面─別「少數化」反漲的大學生!

2018-07-11 05:40

? 人氣

日前學費調漲議題,引發學生前往教育部前抗議。(資料照,陳明仁攝)

日前學費調漲議題,引發學生前往教育部前抗議。(資料照,陳明仁攝)

任職私校的筆者給學生出的一個學期報告的題目是「對社會現象觀察和解釋」,有位學生選擇了上網觀察大學生對漲學費議題的討論,他寫下了:「比較大的問題是,因為溝通方式和程序,同學們失去了對學校的認同和信任…。」這是個廿歲的年輕學子所述,但他的觀察恐怕已令之洞悉「世俗」…。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簡言之,學費調漲的溝通問題牽涉到學校的經營者是如何看待「辦學」和「學生」、「老師」的角色,如果校方把「辦學」歸為接近商業營利,尤其是私校,那麼在少子化和辦學成本增加下,「學生」被視為「消費者」角色,是經費來源;「教師」則是「成本」和「勞工」。如果要得到「固定利潤」,則必須提高商品售價、降低成本。因之,在教師(成本)部份要更為苛刻,在學生(消費者)部份要漲價。可即便如此看待,校方對大學生的溝通恐怕都要更慎思,也要更為開放、透明和民主,也就是不要把受教育的學子只看待成消費者。

此世代的年輕人,除非有激烈引爆點,會積極去現場參加運動、去演行動劇,參與會議和公聽會並大聲疾呼者,或許在數量上並不多,這是「實體領域」的不積極,但不宜被校方或官方公然「分化」、「少數化」,那反而易引起學生在網路虛擬空間大量的反感和不認同。這是一個數位媒體時代和世代,大學生使用其社群Dcard、刻意避開師長父母而應用IG或其他社群,以及戲謔威權者時用的匿名FB網頁或BBS等,在這些「虛擬」場域中的表述,可能才能真正反映各校大學生對「漲學費」議題之言論。以上正是學生為何在報告中論述其觀點,也就是依照網路上的討論中呈現的,各校校方的公開論述和行為及行政程序、溝通是否公開透明等反而更是重點。

20180531-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的大專同學們,教育部前抗議漲學費活動,並在衝入時與警發生推擠衝突,遭警上束帶。(陳明仁攝)
反教育商品化聯盟的大專同學們,日前在教育部前抗議漲學費活動時與警方發生推擠衝突,遭警上束帶。(資料照,陳明仁攝)

如果我們檢視勞資關係和勞資衝突的議題時,會發現雇主(資方)常藉著政治手段中「少數化」、「分化」,來孤立、鎮壓、管理勞工,並分化勞工的團結,也以之弱化工會的力量,用以獎懲個人,這是使群體「噤聲」,但無法消除「不滿」的手段和充滿設計的策略,這也正是目前私立大學,尤其是後段私校中常用的手法,而今隨著少子化和私校「商業化」、「家族化」逐漸擴展到各校。在漲學費的議題上,如果在溝通上也是應用「少數化」和「分化」來標籤抗議的學生,用新生、舊生,延畢生、非延畢生…,以及在各種行政程序上去操作和試圖更弱化校園中反對的學生的聲音,光是以「少數化」、「分化」和「行政干擾」就引發了大學生在網路上更多的批評和反彈,而減少了對高教和學校的認同。

根據報載,今年有十六所大專校院申請調漲學雜費,教育部審議之後,僅通過中興大學、文藻外語大學兩校可調漲二%,其他十四校駁回,理由多是跟學生溝通不足;筆者並不了解在審議過程中,教育部如何去探究各校校方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但筆者建議,可以從各校之公聽會程序、校方的論述、學校的行政辦法,以及大學生常用的網路社群、論壇等來進行分析。

筆者建議,在漲學費議題上,尤其是各私立大學院校校方切勿站在一個典型資方的角度來思考和謀略行政策略,高等教育在私校的領域宜走向「公共化」的,教育有很高之社會價值。教育部不宜疏於職責去放任私校「商品化」和「家族化」,在教育領域之中,教師和學生相對應有被尊重和單純化之空間,也就是宜用公開的、透明的,不玩弄行政策略、學校內規的方式來面對議題。

*作者為私立大專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