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期中選舉8日落幕,聯邦眾議院一如預期變成共和黨占多數席次,而《南華早報》10日引述專家說法指出,倘若共和黨也掌控聯邦參議院多數席次,對中國態度會回歸務實面,因為其黨內立場分歧,像是川普派和自由派在台灣議題上就採取孤立主義,即不想要美國捲入戰爭。
共和黨在這次期中選舉中,只小贏眾院席次,參院要等喬治亞州12月6日舉行決選,才能確定是否由共和黨占多數。美國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中國企業事務主任艾許頓(Anna Ashton)直言,若共和黨贏得參院多數席次,其對中國的強硬態度就會回到務實面。
艾許頓說,共和黨的提案在參院,會面臨黨內古怪或極端事情的反抗。如果參院還是由民主黨掌控,共和黨的提案同樣會被民主黨同僚進行「冗長辯論」來拖延或擋下。另外,川普時期掀起美國和中國之間的貿易戰,之後談成《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不過拜登政府仍維持對中國部分進口商品課徵關稅。
Republicans’ differences on being ‘tough on China’ to emerge: analysts https://t.co/uoRMYqfXNR
—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SCMPNews) November 9, 2022
《南華早報》提到,美國自中國進口的商品比例,已從貿易戰初期的22%,降至現在的18%。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高級研究員洛夫利(Mary Lovely)稱,較複雜、資本較密集的製造業會在美國擴張,但勞力密集產業及常規製造業會留在亞洲。
贏得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的共和黨人范斯(J.D. Vance)曾表明,要對中國課徵更嚴苛的關稅。同黨的佛羅里達州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更敦促所有美國商業與中國脫鉤。曾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威廉斯(Clete Willems)說,認為共和黨人一致「對中強硬」是「過度簡單化」。
想課關稅又想增加出口
「你可以在控制出口和台灣議題上有更多動作」,威廉斯表示,「但我想共和黨對執行《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一些目標,還有代表想要對中國有更多出口量的農業及能源出口商的利益」。根據《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中國承諾自2020年1月開始,在2年期間採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和服務項目。
共和黨的西維吉尼亞州聯邦眾議員米勒(Carol Miller)所代表的選區,主要出口能源,因此她推動在關鍵產業上,要增加對中國的出口量,強調這是為了終結美國貿易赤字,而她在這次期中選舉輕鬆連任。對於監管外國投資,共和黨德州聯邦參議員柯寧(John Cornyn)要求採取緊急行政措施。
不過同黨的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副主席麥亨利(Patrick McHenry)則主張,要更加行政約束。《南華早報》稱,相較於施壓拜登政府對半導體和其他產品進行更嚴格的管控,共和黨可能會更著重在強調執行現有限制,尤其是核發許可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