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破冰王見王:兩人對台灣問題說了什麼,專家又如何評估美中關係?

2022-11-15 12:40

? 人氣

不過金沛雅也說:「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坦誠溝通我們各自的立場,確保我們的分歧不會演變成徹底衝突。」金沛雅提醒,「美中雙方更能理解彼此的紅線」到了2023年將會非常重要。因為美國期中選舉過後,聯邦眾議院很可能出現一位共和黨籍的新議長。如果麥卡錫(Kevin McCarthy)順利當選,並且在2023年初訪問台灣,美中雙方屆時能夠直接進行對話將至關重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拜習會重新定義「危險的競爭」

在拜習會登場前,康乃爾大學的政治學者白潔曦(Jessica Chen Weiss)在《外交事務》撰文指出,美中關係雖然緊繃,但拜登與習近平目前在國內也都面臨棘手的難題。拜登要面對通膨與失去眾院多數的挑戰,習近平堅持至今的動態清零則帶來了民怨與經濟的下滑。兩人在國內面對的逆風,為這場拜習會提供進一步的共識誘因,讓拜登與習近平獲得一個緩和彼此關係的關鍵機會。

白潔曦認為,當太平洋兩岸都面臨嚴峻的政治與經濟挑戰之際,時間究竟是對華府還是對北京有利,現在的局勢已經讓人看不清,因此雙方都有充分理由在短期內尋求更多穩定。只要不要求任何一方做出根本性的讓步,美國與中國都將從這段緩和時期獲益。若能扭轉競爭的軌跡,讓雙方遠離敵意與衝突,更能釋放出更多的政治空間與資源,推動包容而積極的未來願景,而非追求讓對方的能力遭到降級。

2022年11月14日,「拜習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AP)
2022年11月14日,「拜習會」在印尼峇里島登場,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會談(AP)

白潔曦在拜習會前建議,兩人都應該準備好,從共同關心的領域開始交換意見,探索潛在的共存條件、以及雙方都能接受的全球治理願景。她承認這項工作不可能在拜習會中一蹴而幾,但總比雙方的緊張關係螺旋式上升、走向危機更好,否則雙方可能在無法有效溝通的情況下爆發衝突。

白潔曦指出,美中兩國的政策制定者若以「挫敗對方的能力」來定義成功,在無所節制的情況下,不斷升級的態勢可能導致台灣危機。因為許多分析家都提出警告,烏克蘭戰爭只是美中更大規模衝突的「熱身階段」,美中因為台灣爆發戰爭已不可避免。不過白潔曦也表示,拜習會可能讓美中關係開始改善、減緩衝突的螺旋上升,若非如是,北京與華盛頓的領導人在盡可能相互阻撓的情況下,美中競爭可能導致自我毀滅

拜習會可望終結「危險的相互孤立」

在拜習會結束後,《外交政策》網站刊出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中國商務與經濟高階顧問兼主任甘思德(Scott Kennedy)的分析,他強調中國在新冠疫情下的日益孤立已變得「非常危險」,甚至比起自絕於世界的北韓有過之而無不及。

拜登14日會後雖在記者會上坦承,他與習近平在一系列促使美中關係惡化的重要問題上「毫無進展」(「合作應對氣候變遷」與「共同反對核戰爭」,顯然不是美中關鍵議題)。然而甘思德認為,拜登與習近平似乎都意識到「減少兩國的相互孤立」是當務之急。這種孤立導致了中國的與世隔絕,也讓中國政策圈被限制在回音室裡,讓美國更加妖魔化,而北京正在贏得與華府的鬥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