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心屏專文:冥冥中的牽引 帶我回家

2022-11-18 05:50

? 人氣

離開電視台後,陳潔瑤以她當下的經驗寫了第一個與尋根有關的部落故事《不一樣的月光》,後來成為她執導的第一部電影。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素人演員散發的自然光芒

陳潔瑤的三部劇情長片都使用大量素人演員,自然的演技和影片說故事的方式會讓人覺得像在看紀錄片。「拍泰雅族故事,就想用泰雅族演員,線上的泰雅族演員非常少,得自己發掘;我喜歡觀察人,喜歡第一次演戲的演員純粹的特質,這次《哈勇家》的三代同堂,不論大人、孩子都有那種純粹的特質,那才是我想要的。」

應該說陳潔瑤有雙慧眼,片中的祖孫檔–73歲第一次演戲的林詹珍妹和張祖鈞分別入圍金馬獎最佳女配角與新演員獎,陳潔瑤認為阿嬤很有天分,最初看到阿嬤的照片時,「滿頭白髮和神情,太像劇照了!到部落看到剛工作完的阿嬤,一頭長長的白捲髮,穿著連身紅衣裙,好美好美…」。

導演形容阿嬤是女明星,因為每次拍了第三四遍,阿嬤會說再來一次就演不出來了,因為她每次都用了真感情。

《哈勇家》飾演阿嬤的林詹珍妹和和少年以諾的張祖鈞都入圍金馬獎。(華映提供)
《哈勇家》飾演阿嬤的林詹珍妹和和少年以諾的張祖鈞都入圍金馬獎。(華映提供)

至於飾演「少年以諾」的張祖鈞,更是從小學六年級起就吸引了陳潔瑤的注意,「他是我第一次看到體內有個老靈魂的小孩,願意在週六日一大早起床去學泰雅族文化,希望未來當族語老師」。於是陳潔瑤開始拍小男孩的紀錄片《泰雅.巴萊》(「真正的泰雅族」的意思),至今還在記錄中,而剪輯成的短版已在義大利播放。

住在宜蘭南山部落的張祖鈞,讓導演去部落記錄他,小男孩也成為導演的謬思,在部落中思考劇本的題材。以前大約一個月可以寫完一部劇本,《哈勇家》劇本卻是跟自己的挑戰,難在不直接把想法講出來,而是透過一些細節將想講的內化於其中,最後花了十個月,等於是之前寫作時間的十倍。「要無中生有,變成一個故事的過程,很孤獨,也很痛苦…」。

而導演的挑戰則在於,除了她以外的主要工作人員都不是原住民,也多是第一次進部落,必須引導不同族群的人去詮釋想表現的東西。

拍片過程中 祖靈的引導

原住民導演拍原住民故事是一種使命嗎?陳潔瑤並不以為然,她不喜歡背負所謂的使命,雖然原住民電影有承繼和活化原住民文化的意義,但她始終努力要找到一個切點來說故事,讓觀眾與這個故事有所連結。

拍攝泰雅族故事之餘,陳潔瑤本想也拍攝別族的故事,但長老說,「泰雅族最重要的價值GAGA妳都還沒有拍!」簡單講,GAGA是「規範」,是泰雅族的傳統價值觀,詳細解說可能幾天幾夜都解釋不完,陳潔瑤思索許久才找到切入點–用一個家庭,從家庭堅持的價值去談GAGA。「家庭價值是世界共同的,希望用這樣的方式讓大家看得懂。」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