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宣布角逐民主黨內總統初選,當時她所傳遞給美國選民的訊息是「投入就為勝選(I’m in it to win)」,而黨內同室操戈的競爭對手歐巴馬(Barack Obama)則是善用臉書(Facebook)等社群媒體,大力鼓吹「前進(Change)」的信念,事實證明,歐巴馬贏得了大多數美國選民的認同。
時隔8年,當希拉蕊再次投入美國總統選戰時,她在給選民的信件中,娓娓道出「美國人民需要頂尖,我想要成為那個頂尖(I want to be that champion.)」。
I'm running for president. Everyday Americans need a champion, and I want to be that champion. –H https://t.co/w8Hoe1pbtC
— Hillary Clinton (@HillaryClinton) 2015 4月 12日
從「投入就為勝選」到「想要成為美國人的頂尖」,可以看出希拉蕊這次的選戰心境已從「成就自己」轉變成「服務人群」,而這也是希拉蕊記取前一次選戰策略失敗教訓後的調整。
能力無庸置疑
頂著美國耶魯大學法律系高材生的光環,希拉蕊從州長夫人、第一夫人、參議員再到國務卿,沒有人會質疑她的能力,也或許是她太有能力了,2007年在面臨歐巴馬的黨內挑戰時,希拉蕊選戰過程中所傳達出來的「自大與志在必得(arrogance and entitlement)」,事後證明讓民主黨代表們裹足不前,希拉蕊痛失黨內提名資格。
讓民主黨代表們裹足不前的,並非希拉蕊的女性參選人身分,而是當時希拉蕊不論在政策辯論或與選民近距離拉票,眉宇間所散發出的那股傲氣,更別提希拉蕊在黨內初選期間,根本不甩民主黨內的眾多派系,意欲超越政黨的訴求連在黨內都無法引起共鳴,咸認是讓希拉蕊2008年總統夢碎的主因。
展開傾聽之旅
時隔8年,希拉蕊在12日發表的參選影片中,除了同樣俐落的短髮之外,吾人看到了臉部線條更為溫和,語調更具同理心的希拉蕊,而主打經濟政策的選戰基調,也補強了選民心中希拉蕊只重外交的強悍形象。
影片中,希拉蕊多次以傾聽的姿態出現在鏡頭前,市井小民的鏡頭多過於希拉蕊過去發表談話的歷史畫面,競選網站也出現希拉蕊拿著盛有咖啡的紙杯與一對滿頭灰髮的老夫婦話家常的照片,就算沒有描繪具體的政見,看完影片的觀眾還是會好奇「希拉蕊要怎麼影響我們的生活」。
儘管,希拉蕊在公開信中抨擊美國肥貓薪資高出藍領選民300倍之多,讓華爾街(Wall Street)的白領選民徒呼負負,但強調經濟平等的主軸確能牽動一般選民的心。美國達特茅斯大學教授傅樂兒(Linda Fowler)分析,雖然與上了年紀的選民談話顯得有些老派,「但他們才是新時代中應該努力爭取的核心選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