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中共領導的政府因為「發展中的國家」的身份在聯合國獲得的政治上的好處也不少。因為這樣至少提供給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發言人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 中國常駐世貿組織代表李成鋼在去年12月中國入世20周年的時候表示,中國將繼續保持其「發展中國家」身份,儘管中方也知道,有很多方面顯然是比較勉強。於是,中國公開表示願意有限度地放棄一些發展中國家享受的特別待遇,
總之,極力維護「發展中國家」的標籤,能讓中國「兩頭通吃」:一方面可作為一個大國跟美國平起平坐,另一方面能在發展中國家中,以其中一成員而獲得窮國的認同。
標準的問題
國際上圍繞到底何為「發展中國家」、何為「發達國家」尚無公認的具體界定標準,如何界定「發展中國家」是個有待充分回答的重大問題。世界銀行每年都公布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的名單。根據年國民平均收入 (GNI per capita)進行分類。收入低於995美元屬於低收入國家;收入低於3895美元屬於中等偏下收入國家;收入低於12055美元是中上收入國家,收入高於12056美元則是高收入國家。中國2021年的國民收入為11890美元,應該是中上收入國家。
我們暫且不談上面數據的準確性,就憑中國政府這幾年在全球撒錢,就很難為其「發展中國國家」的身份辯護。華盛頓智庫「全球發展中心」(Center for Global Development)去年11月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憑借超過660億美元的總資本,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國際開發銀行系統內的第二大貢獻國。這些銀行每年向貧困國家提供約2000億美元的補貼貸款。 中國在短短10十年內為全球近150個國家的開發項目提供了約1萬億美元的貸款和其他資金,並成為全球最大的官方債權人。
標籤與理論
正是因為中國政府既有錢,又有發展中國的地位,在這次大會中有的發展中國家盡管也很贊成歐盟和德國提出要中國買單的說法,但卻因害怕中國的報復而不敢吱聲。 這次唯一敢表態支持歐盟要中國參與買單的國家是加勒比島國。 相反,個別從中國得到好處的國家反對西方國家把中國從發展中國家陣營中分離出去。
而中國政府也正好利用90年代的規則,來掌控全球的氣候政治。 30年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了明確的區分。根據其 「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承諾,發達國家——迄今為止絕大部分溫室氣體排放的生產者——將承擔所需的二氧化碳排放削減。他們還應該幫助窮國以低二氧化碳的方式發展,並適應極端天氣的影響。而客觀事實是, 今天,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累積排放量比美國以外的任何國家都要多。1992年,中國並不在全球十大經濟體之列。現在它是第二名。三十年前,中國的排放量約佔世界年度總量的12%,2020年其份額達到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