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曾在《華爾街日報》專欄撰寫〈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一文,批評新冠病毒與金融市場問題可能造成中國經濟崩潰的米德(Walter Russell Mead)上週特地造訪台灣,實地瞭解台海兩岸的緊張情勢。米德認為台灣人不願向北京屈服,但支持正式宣告獨立者也不多,似乎不用擔心台獨引爆戰爭。問題是台灣人雖想保持現狀,中國卻不見得願意買賬,他認為「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才是台海和平的關鍵所在。
米德是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研究員、紐約巴德學院(Bard College)教授,也是每週為《華爾街日報》評論外交事務的專欄作家。他兩年前在〈中國是真正的亞洲病夫〉(China Is the Real Sick Man of Asia)一文中,批評中國政府在新冠病毒爆發初期的處置不當,加上官商勾結、房地產泡沫、產能過剩與監管不當的金融經濟危機,可能引發中國經濟崩盤,進而影響拖累全世界。
這篇文章的標題其實是《華爾街日報》的編輯部所下,但包括米德與《華爾街日報》都受到中國媒體排山倒海的「種族歧視」批評,中國政府甚至將3名《華爾街日報》記者驅逐出境,即便《華爾街日報》在社論中解釋「標題使用的短語與種族歧視無關」,非常願意將中方批評轉給編輯部參考,並舉出《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也曾將黄延中教授的文章下標為〈亞洲病夫:中國的健康危機〉(The Sick Man of Asia:China’s Health Crisis),《衛報》曾自嘲脫歐的英國是「歐洲病夫」,中共黨媒《環球時報》更曾將埃及比喻為「中東病夫」,但仍無法改變中國驅逐記者出境的決定。
雖然「中國是亞洲病夫」的標題確實與米德無關,不過在招來謾罵與攻擊之後,他對中國情勢與台海危機的關注仍一如既往。米德認為台灣是美中關係產生衝突的可能引爆點,贊成拜登政府加強與印太盟友交往的國家戰略,他上個星期更親自造訪高雄,前往被認為是解放軍可能登陸地點的西子灣一帶,結果卻發現「對中山大學大多數學生來說,最緊迫的問題是他們的食物會被林子裡冒出來的獼猴搶走」。
米德筆帶嘲諷的文章開頭,其實是想描繪台灣目前仍處在承平氛圍之中。因為他很快就指出,台灣重新恢復徵兵制的討論,讓這裡的大學生們重新注意到眼前的風險。畢竟在香港失去自由、習近平取得絕對權力、普京對烏克蘭發動戰爭之後,台灣還是產生了一種複雜的情緒。米德指出,台灣一方面從未與中國如此疏遠,就連當初跟蔣介石一起來台灣的外省人後代也日益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來自中國的流亡者),台灣人已經擁有強大的身份認同,他們顯然更喜歡自己的開放的民主制度,而非中共統治下的壓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