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軍都不想放棄南進的機會,又都不願負開戰之責,但南下太平洋畢竟是海軍的主戰場,推來推去,最後逼得永野修身不得不表態。永野修身在御前會議上以極弔詭的言辭表示:既然無法接受美國的條件,戰爭就不可避免;那麼,日本就應「施以死中求存之策」,積極準備開戰。永野的邏輯是:不戰,日本必敗;戰,或許還有一線生機。既然要戰,就要先發制人,占得先機。於是,御前會議通過把「南進」作為國策,準備以「奇襲」方式南進。
「南進」成為國策後,天皇及近衛首相還是擔心這場仗沒法打。近衛召集五相會議,希望能撤回御前會議的決議。近衛特別懇請陸相東條英機同意陸軍做出讓步,包括考慮從中國撤兵、或部分撤兵。東條英機認為撤兵就等於承認失敗,陸軍不僅失了顏面,還影響其後的發展。因此,東條回應:「陸軍寸步不讓。」
近衛首相無計可施,憤而辭職,把爛攤子丟給下一任。既然內閣壓不住軍方,天皇乾脆讓東條英機接任首相,並命東條重新審視國策。諷刺的是,作為陸相,東條絕不讓步;但作為首相,東條必須權衡全局。東條也清楚,以日本當時國力,對美開戰勝算極微。於是,東條召集陸海軍相關部門,要他們立即檢討南進會議的國策。
一次又一次的「檢討」,陸、海軍都不敢保證能贏,但也都不願示弱,雙方皆不表態。東條也嘗到近衛的苦果,他勸參謀總長杉山元放棄戰爭主張,然而,就像半個月前近衛勸他反戰一樣,他也遭遇了與近衛相同的結果:勸說被拒絕。
問題仍然無解:若不接受美國條件,即使維持現狀,避免對美開戰,則2年後反而最危險,因那時日本儲備石油已耗盡,日本必逃不過敗亡的厄運。反觀開戰這個選擇,雖然沒有戰勝的把握,但誰能預測以後的事呢?不戰必亡,戰也許還有一線生機。就這樣,日本陸海軍各自為政,首相治不住軍部,天皇也沒法彌合內閣與軍部的意見,東條這場本是為避戰而做的重新評估,反而得出了開戰才有出路的荒謬結論。
歸根究柢,還是要歸咎於日本特殊的政軍體制和組織文化。作戰首先要衡量自己與敵國實力及國際形勢,日本陸、海軍卻先把自己軍種的權益放在國家整體利益之前,明知對美作戰將陷日本於災難,但最後卻寧願選擇一個看不見未來的戰爭。在強勢軍部的壓力下,文官內閣想要避戰的企圖也在莫名其妙的戰狼氣氛中被遏制。
果不其然,開戰後,前6個月日軍順利攻陷新加坡、馬來半島、印尼,之後海軍就陷入進退抉擇的困境了。
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中國會否勝利?
坊間一般認為,若沒有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下兩顆原子彈,中國本無力抗日,不一定能獲得最後勝利。沒有美國的原子彈,中國到底有沒有辦法勝利呢?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蔣介石的抗日大戰略中——以持久消耗戰拖死日本。如果沒有兩顆原子彈,日本不會贏,中國也不會輸,戰況會再拖延下去,而拖得愈久,日本就愈被動,最終還是要敗。所以,兩顆原子彈的作用是加速了日本投降,並非影響成敗的關鍵。
這裡有個現成的例證。日軍傾全國之力,在「一號作戰」中打通豫湘桂,把國軍逼到西南一隅,但仍然無法扭轉情勢,最後是白忙一場。還有,本書第二卷第七章已說明,日軍始終未能攻入四川,其來有自。如大膽假設,日軍的「五號作戰」成功實施,拿下了四川,即便如此,日本也不一定會贏。因為,中國太大了,沒了四川,國民政府還可退到雲南、西藏、或青海,繼續撐下去。中國拖得起,日本卻拖不起。
反過來說,假如沒有珍珠港事變,假如美國沒有參戰,中國也不見得會輸。因為日軍在中國久戰無功,能源及軍備消耗極大,國內經濟困難,1940年開始,內部已有批評的聲音,政府與民間都出現「是否該從中國撤兵」的質疑。是以,中國只要能堅持到1943年歐洲戰場好轉,英、美、蘇都會轉過頭來對抗日本,畢竟日軍侵華嚴重影響到他們在華的利益。那時,即使美國不加入對日作戰,中國只要拖得久,就有勝利的機會。
可以說,從日本打下上海、南京,決定沿長江仰攻那一刻起,就踏入它的惡運;從發動太平洋戰爭那一刻起,就已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作者為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本文選自《重探抗戰史(三):抗戰與中國之命運》(郭岱君編,聯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