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迫在眉睫的危機,」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指出,民怨可能加速了中國的戰略轉型,但中國放寬防控的「時機真的很糟糕」,在冬季流感季節突然放棄大多數清零措施,這代表當局沒能夠按計劃進行。
2020年1月以來,中國向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近1000萬例確診,這僅占14億人口的一小部分,還有非常高比例人口從未接觸過病毒。此外中國80歲以上老年人只有40%接種過三劑疫苗,大約有2500萬名老年人沒有接種過任何疫苗。
中國滅活疫苗雖已證明可以預防重症和死亡,但研究表明,與mRNA疫苗相比,滅活疫苗的保護效力較低,而北京尚未批准任何mRNA疫苗進口。對於先前幾乎沒有免疫力的人口,尤其是老年人,omicron仍然是威脅。按照WHO建議,老年人應至少接種三劑疫苗,並接受第四劑施打以保持免疫力。
今年初,香港面臨與中國類似的問題,香港的醫療體系更為健全,老年人疫苗覆蓋率比現在的中國還要低。3月席捲香港的omicron疫情累計超過千人死亡,大部分是長者或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也讓香港醫療體系在崩潰邊緣。
耶魯大學的陳希表示,中國的基層醫療設施數量並不多,大多數中症病人可能會湧向醫院,而非向地方診所視訊就醫。在篩檢量減少、城市年輕人即將返鄉過農曆新年的情況下,農村地區的醫療基礎設施也面臨危機。
可能發生的災難
巴盧指出,中國感染數量暴增不一定會對全球防疫形勢產生重大影響。目前在中國傳播的Omicron亞型變異株,例如BF.7,也在世界其他地方蔓延。而且由於中國多數人口都尚未感染過新冠,因此不太可能會迫使病毒再變異出能夠繞開人體免疫力的新型變種。
「但中國確實可能出現一場人道主義災難,」他指出,中國是第一個爆發疫情的國家,也是最後一個放棄完全清零的國家,然而最終,清零被證明是徒勞的,等到中國這最後一張骨牌倒下,病毒將像在其他地方一樣地席捲中國全境,隨之而來的是疾病、死亡和社會激烈爭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