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宣布禁止輸入台灣水產、酒品、飲料等2409件食品,水產品遭禁比率達99.9%,衝擊民生經濟。對此,民眾黨團幹事長、立委張其祿今(13)日在黨團記者會上細數,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去年9月起至少喊過4次「不排除向WTO(世界貿易組織)申訴」,包含去年11月為鳳梨、釋迦、蓮霧首次向WTO提出爭端解決的要求;今年6月的石斑魚、白帶魚,還有今年8月百家食品遭禁,但申訴結果都沒有向人民說明。
張其祿也提到,其中,光是鳳梨、釋迦及蓮霧一案,去年11月起向WTO「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疫措施委員會」(SPS)例會提出3次特定貿易關切,都沒有下文。
張其祿直指,台大農經系教授徐世勳已經提醒,上述的SPS例會屬於討論性質,只有說明義務,無所謂輸贏,若真要解決問題,須列入「爭端解決小組會議」;同時,中華經濟研究院WTO中心副執行長李淳也表示,台灣可參考澳洲「以協商為主,不排除申訴為輔,重點是要解決問題,而非真的興訟。」
邱臣遠:農委會藉仇中轉移行政怠惰焦點
「食藥署、農委會互推責任!」黨團總召、立委邱臣遠回顧,中國去年4月就公布「進口食品境外生產企業註冊管理規定」,於今年1月1日生效,後續在今年8月、12月,中國屢次通知台灣告知業者補件,但相關單位並未重視,直到補件期限超過3個多月才禁輸,台灣的主管機關卻互推責任,食藥署負責協助業者註冊,卻稱「未收到通知,詳情問農委會」;農委會說「查證補件問題洽詢食藥署」,明明可以提早輔導,或透過兩岸對話平台積極協調,卻犧牲農漁民和業者的利益,藉著仇中言論,轉移行政怠惰焦點。
張其祿則引用農委會資料,指兩岸「海峽兩岸農產品檢疫檢驗合作協議平台」,自2016年5月起工作會商及研討會全面停止,最近也只有農委會「單方面要求」中方進行「技術性對話」。張其祿直指,兩岸農產品雙向溝通管道中斷至今,已非農委會單一部會能夠處理,面對農產品被禁,陸委會等部會應跨部會合作,重建兩岸農產品雙向溝通管道。
邱臣遠提到,教育部與農委會10月因應石斑魚禁令,砸6億推行「班班吃石斑」,讓學童全力「配合」吃石斑,但對產銷售管道掌握不足而讓政策跳票,供貨不及,改成「班班好食材」。邱臣遠批評,過去政府只知道大撒幣、濫發補貼,如今面對魷魚、秋刀魚、午仔魚,要先搞清楚生產流程與銷售管道,不要再101招「班班吃魷魚、班班吃秋刀魚、班班吃午仔魚」,外銷出問題還是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