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總部人心惶惶,沒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麼事情。
最初一刻,誰都說不上,希特勒是否生還。扎爾特爾貝格回憶道,「在兩名男子的攙扶下,希特勒從平房裡踉蹌現身」,沒死。
13時:施陶芬貝格相信希特勒必死無疑。他和海夫滕離開了元首大本營。他們希望盡快前往柏林,從那裡組織推翻納粹政權。一架軍用飛機已為回程做好了准備。
然而,刺殺行動失敗了。一大原因是,局勢分析會議沒有按以往那樣在一個地堡裡,而是在一個木結構的平房內舉行。如果會議在有混凝土牆的堅固地堡裡舉行的話,一旦爆炸,希特勒在劫難逃。
天旋地轉
隨著刺殺行動的失敗,納粹政權發動了對密謀者及其家屬的復仇行動。他們的孩子被蓋世太保帶走,送到哈爾茨(Harz)山地區的巴德薩克薩(Bad Sachsa)的一個專門為他們設置的營地。其中就有施陶芬貝爾10歲的兒子貝托爾德(Bertold)。
今天,貝托爾德以平靜的口吻談到1944年7月20日這一天。他態度和藹可親,極少打手勢。他說道,這一天,整個世界在他眼裡猶如倒了一個個兒:「我從電台廣播裡聽到發生了刺殺行為,但沒有名字。第二天,我母親告訴我,那是爸爸。我嚇呆了,腦中混亂一片。不過,有一點我記得很清楚,我從未因此視父親為罪人。」
納粹設置所謂的柏林人民法庭進行了臭名昭著的審判。弗萊斯勒(Roland Freisler)任法庭主審法官。還在庭審前,死刑判決就已確定。至1945年4月,柏林普倫岑湖(Plötzensee)監獄處決了「720」抵抗運動成員或支持者共89人。處決前,他們的妻子收到官方的正式書面通知。審判程序的全部費用需由當事人家屬支付。
當年的貝托爾德·馮·施陶芬貝格對所有這些都毫無所知。他父母從不與孩子們談政治。不過,父親過著雙面人生活,這一點直至今天也未使他驚訝。
1956年,17歲的貝托爾德決定參軍。他回憶道,母親雖也建議他從軍,但並未因之歡欣鼓舞。在聯邦國防軍,他遇到了一些當年的國防軍軍官。貝托爾德說,他從一開始就有明確的願望,向父親一樣走軍人之路。他告訴說,他認為,父親所做的事情完全合法:「我始終認為,他雖然不是為當時的政府,卻是為德國獻出了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