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學創新國際學院14日舉行「戰略競爭:美中科技策略競爭暨台灣因應之道」專題講座,邀請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麥金太爾商學院教授、前《華爾街日報》財經記者康理誠主講,探討美中科技戰始末,及台灣於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康理誠(Rick Carew)過去旅居中國及香港等地多年,長期關注美中貿易戰,對兩國爭奪世界晶片龍頭的野心頗有洞見。他亦曾於《華爾街日報》(WSJ)擔任記者和編輯,同時身兼國際創投對沖基金公司諮詢,替中國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等跨國科技公司提供分析。目前,他則是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麥金太爾商學院(McIntire School of Commerce)教授,以及政大創新國際學院的訪問學者。
台灣晶片成功的5大原因
伴隨新冷戰的「美中科技戰」愈演愈烈,生產全球近60%晶片的台灣(其中逾90%高階晶片由台積電生產),處於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位置,台海安全及國內半導體產業因此備受矚目。對此康理誠認為,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功主要來自以下5個原因:
第一,台灣重量級科技人才早年皆在美國接受優良教育,替台灣高科技產業打下良好基礎。康理誠指出,1950年代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就讀的台積電(TSMC)創辦人張忠謀、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電機碩士畢業的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以及取得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博士學位的前台積電共同營運長蔣尚義,皆是最佳例證。
第二,台灣政府1980年代致力推動高科技產業發展,並於1979年成立「新竹科學園區」,積極招募海外人才投入研發工程。第三,台灣中小型企業創造的靈活生態系統,有利台灣企業加入全球供應鏈,也較容易開拓新興市場。
第四,台灣企業具備再投資「資本密集型」產業的長期能力和決心,這有助於半導體產業發展。這點對當前的中國來說並不容易,雖然北京政府也鼓勵中國科技巨頭進行再投資,但這些企業是否願意遵循,便是未來值得持續觀察之處。
最後一個原因則是,台灣企業多半抱持「代工思維」(OEM Mindset),專注接單製造,較不重視「品牌」。對於強調「品牌思維」的美國企業來說,台灣企業是最佳合作夥伴人選,因為台灣企業對品牌經營野心不大,自然不會成為其競爭對手。相較之下,積極發展自家品牌的中國和南韓企業,則非美國的合作首選對象。
中國輸在哪裡?
至於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為何遠不如台灣,康理誠表示,台灣從來不是美國的地緣政治對手,競爭衝突自然少於中國。再者,中國缺乏智慧財產權意識,多次被指控企圖移轉他國技術,大幅減弱他國與北京合作的意願。
另外,隨著拜登(Joe Biden)政府將中國列為「最重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增加了北京蒙受經濟制裁及脫鉤的風險,而中國內需市場顯然也不足以彌補這些海外損失,對其國內產業發展相當不利。
談及美中科技戰未來的走向,康理誠坦言,競爭有好有壞,好處是能激發創新技術,壞處則是造成國際社會分化,如何互惠合作、理解彼此才是其中的關鍵。他也強調,建立穩固的盟友關係很重要,誰能推出最具吸引力的政策、鞏固強健且互利的夥伴關係,才有機會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