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7月24日──美國考古學家在祕魯發現失落數百年的「天空之城」、印加帝國遺蹟馬丘比丘

2018-07-24 08:00

? 人氣

馬丘比丘(取自Pixabay)

馬丘比丘(取自Pixabay)

我看見石砌的古老建築物鑲嵌在青翠的安地斯高峰之間。

激流自風雨侵蝕了幾百年的城堡奔騰下泄……

在這崎嶇的高地,在這輝煌的廢墟,

我尋到能續寫詩篇所必需的原則信念。

《馬丘比丘之巔》(Alturas del Macchu Picchu),智利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

南美洲祕魯著名的「馬丘比丘」是前哥倫布時期印加帝國的遺蹟,座落在海拔2430公尺的安地斯山脈山脊上。考古學家判斷馬丘比丘建立於15世紀中期,16世紀遭入侵的西班牙人劫掠後,就此被遺忘數百年,直到107年前的今天,美國考古學家賓漢三世發現這處遺跡。馬丘比丘的四周群山環繞,地勢險要,因此被譽為「天空之城」;2007年,馬丘比丘被選入世界新七大奇蹟,如今成了祕魯的熱門觀光景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馬丘比丘的位置與經緯度(Jonathan Hornung@Wikipedia/CC-BY-SA-3.0)
馬丘比丘的位置與經緯度(Jonathan Hornung@Wikipedia/CC-BY-SA-3.0)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在印加原住民方言「克丘亞語」(Quechua)是「Machu Piqchu」,意為「古老的山巔」。1911年,美國考古學家兼探險家賓漢三世(Hiram Bingham III)尋找16世紀西班牙入侵南美洲、征服祕魯時,印加帝國(Inca Empire)時最後的避難地點與反抗據點維特科(Vitcos)。1911年7月24日,居住在當地的克丘亞人帶領賓漢三世到了馬丘比丘。賓漢三世後來又到訪這裡數次並著手挖掘,直到1915年。1948年,他出版著作《失落的印加城市》(The Lost City of the Incas),此書相當暢銷。

1912年,賓漢三世在馬丘比丘附近紮營(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12年,賓漢三世在馬丘比丘附近紮營(Wikipedia/Public Domain)

考古學家判斷,印加帝國君主帕查庫特克(Pachakutiq)在1440年左右建立馬丘比丘,直到1532年西班牙征服祕魯時,馬丘比丘都有人居住。考古學家發現,馬丘比丘並非普通城市,而是印加貴族的鄉間修養場所,一座龐大的宮殿與供奉印加神祇的廟宇圍繞著庭院,這裡還有房子供維護人員居住。根據估算,當時馬丘比丘居住的人數在高峰時期不超過750人,在沒有貴族來訪的雨季則更少。

1912年鏡頭下的馬丘比丘(Wikipedia/Public Domain)
1912年鏡頭下的馬丘比丘(Wikipedia/Public Domain)

印加王國選擇在安地斯山山脊建立馬丘比丘,可能是由於其獨特的地理位址與地質特點,這裡的一些石頭建築甚至沒使用灰泥,完全靠精確的切割堆砌完成,石牆石塊之間的縫隙還不到1公釐,連匕首都無法放進去。

馬丘比丘遺蹟由約140個建築物組成,包括廟宇、避難所、公園、居住區,建有超過100處階梯,每個階梯通常由一整塊巨大的花崗岩鑿成。按照考古學家的劃分,馬丘比丘分為3個部分:神聖區、南邊的通俗區、祭司貴族區(居住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

廖綉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