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邱太三就任陸委會主委時,曾提出希望兩岸儘早春暖花開。結果,一年之後,兩岸關係依舊冰凍三尺,兩岸人民往來依舊困難重重。於是,2021年成了兩岸關係空等的一年。時序進入2022年,等待的春暖花開沒來,反而加速滑向衝突邊緣,堪稱自解嚴以來兩岸關係最為嚴峻的一年。
很遺憾的,如果用一個字形容2022年的兩岸關係,「破」恐怕非常貼切。但是,這不是破冰,而是破口。原本兩岸關係冰凍對臺灣經濟外交的傷害,還可用漂亮的經濟數據和各國國會議員的頻繁訪問掩蓋,彷彿是一道堤防讓兩岸困境看來只是兩岸族的困境。然而,八月裴洛西的來訪,卻在這個百里長堤上撞出一個大裂口,讓兩岸困局外溢到安全和經貿領域,成為威脅國家存續的洪患。
進而言之,這個破口破解民進黨把自己和保護臺灣連結的迷思,宣告民進黨政府對外路線的失敗。長期以來,民進黨政府把守護臺灣主權視為追求執政的使命,2019年總統大選競選期間,民進黨要守護臺灣自由民主的喊聲更是高唱入雲。但是,在民進黨政府任內,臺灣的軍事防線卻不斷退卻。2020年9月,當共機開始侵擾我方「防空識別區」時,蔡總統的反應居然是強調會守護「領空」,一下子就把「防空識別區」讓出去。2022年5月,共機開始數次穿越海峽中線,到八月圍臺軍演,不但共軍機艦大舉穿越海峽中線,迫近我方領海,導彈更飛越臺灣上空。民進黨政府不但沒有守護主權,相反的,民進黨政府讓中華民國管轄範圍實質萎縮,這是政府遷臺以來最大的國安危機。
不只安全出現破口,對外經貿也出現破口。長久以來,民進黨將依賴大陸市場視為臺灣的國家安全威脅,2016年上臺後,更投入大量資源推動新南向政策。然而,六年過去了,臺灣對大陸市場依賴並未改變,農產品特別如此。近兩年大陸陸續禁止臺灣農產品、水產品、和食品加工產品輸出大陸,衝擊為數眾多就業人口的生計。對此,民進黨政府一再指責大陸違反WTO規定,宣稱不排除向WTO申訴。但是,將近兩年下來,民進黨在WTO的爭端解決機制毫無動作,甚至連部分WTO成員因應爭端解決機制上訴程序停擺所設置的替代程序都沒有加入。過去辯論ECFA時,蔡英文說要從國際走到中國,如今當農漁民和食品加工業無法再走向中國時,民進黨政府連國際經貿組織是否支持臺灣立場的信心都沒有。
面對偌大的路線失敗,民進黨政府開始挪動僵硬的兩岸立場,不再堅持以政府對政府協商為前提,通過「海運小兩會」(我方為台灣海峽兩岸航運協會、陸方為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運作處理,讓金馬民眾和陸配可以循小三通返臺過春節。其實,最近民進黨政府也開放大陸研修生來臺,對於眾多引領期盼陸生來臺的私校,這應該是等候已久的好消息。但是,對於冰封已久的兩岸關係來說,這兩個舉措又真是遠遠不足。
就小三通而言,沒有開放一般國人循小三通返國,無法舒緩春節返鄉的班機需求,更多在大陸工作就學的民眾期盼擴增航點,至今仍毫無消息。以今年來看,兩岸航班入境載客率都高於國際航班,從上海返臺的載客率甚至高達八九成,而成都北京的載客率則偏低,正說明當初的航點選擇,臺民眾多的廣東浙江都沒有航班,沒有充分照顧在陸臺灣人雲集東南沿海的現實。此外,研修生能否來臺,除了我方開放,大陸方面的政策支持也很重要,這點如同大陸學位生來臺,我方能否拿出相應的便利措施,推動大陸解除對陸生新生來臺禁令,至為關鍵。
論其實際,兩岸交流不只是人員跨境往來,而是為兩岸官方對話創造條件,更是兩岸和平穩定所需要的社會環境。在兩岸交流上向前推進,也許沒辦法堵住安全和經貿的破口,卻可以放緩衝破破口的洪流,讓破口盡快修補。衷心期望明年兩岸關係可以告別「破」的危機,開始「補」和「立」的工程。
*作者為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