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前述歐中關係論壇的多位學者也都提到,在美國大幅展開對中國的圍堵下,歐盟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為突破或平衡國際處境的「契機」,而歐盟各國追求各自在中國的利益,讓習近平有分化、各個擊破的機會。
在20國集團(G20)11月高峰會期間及會前會後,習近平分別與德國總理、法國總統、西班牙總理、義大利總理、荷蘭總理和歐盟理事會主席進行雙邊會面,就是最好例子。
到了12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一場論壇上接力釋放對歐洲的溫和訊息,他說前述雙邊高峰會「代表歐洲加強戰略自主」,意思是不被美國牽著走,又說對烏克蘭情勢保持「客觀和公平」,呼籲歐洲與中國在國際舞臺共同實踐「多邊主義」。
因抵制歐盟而懸缺近1年的中國駐歐盟大使,在12月中旬由傅聰出任,他上任不久就在推特(Twitter)上呼應王毅說「中國的歐洲政策基調是友誼,首要目標是合作」,並在外媒訪問時向歐盟喊話盡快批准全面投資協定。
雖然王毅和傅聰想在這一年歐中關係的低盪下「拉尾盤」示好,希望明年春天慣例的歐中高峰會能「開紅盤」,不再像今春那樣冷淡,不過,歐盟對中國定調的3種並存關係「合作夥伴、競爭對象、體制對手」,在這兩年鐘擺逐漸朝向競爭甚至對手的方向。
從多位歐美學者和外交官的評論來看,至少有兩件事短期內「回不去了」,一是被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表決凍結的歐中全面投資協定,二是立陶宛事件後,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力挺波羅的海鄰居而一起退出中國與17個中東歐國家的「17+1」合作機制。
從一位外交官告訴《中央社》記者的小故事,可看出中國在歐洲外交舞臺的格格不入。一位中國外交官有次與歐盟負責中、臺、蒙古事務的官員交換名片,結果一看到對方名片上並列中國與臺灣就當場拒收並斥責,無禮舉動讓歐盟官員留下難以抹滅的印象。
因此在經濟現實下,或許2023年歐盟對中國關係的鐘擺會再朝夥伴這方挪動一些,但只要中國政治體系的本質持續顯露,已經變質的歐中關係似乎回不去了。
以下列出2022年歐中關係的10件大事:
1月27日,歐盟向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提告控訴中國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
2月4日,中國與俄國宣佈雙方「夥伴關係無上限」。
2月4日至20日北京冬季奧運,多數歐盟國家領導人拒絕中國邀請出席。
4月1日,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與習近平舉行視訊高峰會,但各說各話無成果。
6月29至30日,在馬德里舉行的北約高峰會宣佈最新戰略概念,首度將中國描述為「體制性挑戰」。
8月11日,繼立陶宛後,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一同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機制,「17+1」剩「14+1」。
11月4日,德國總理蕭爾茨(Olaf Scholz)成為習近平在中共20大通過第3任期後,首位來訪致意的西方領導人,受歐美政壇批評。
11月15至16日,法國、荷蘭、西班牙、義大利等國領導人在G20印尼高峰會場邊分別與習近平會談,被視為北京成功分化歐盟。
12月1日,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單獨訪中,因未與馮德萊恩同行且事前未經歐盟國家授權,引起爭議。
12月16日,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向歐盟遞交到任國書,結束近1年的職位懸缺抵制,代表中國欲修復與歐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