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中國統計局公布,2022年12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47.0%,該數字低於路透社預測的中值(48%);比前一月下降1個百分點,是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點。
PMI被視為一個經濟體的「體檢表」,反映製造業的整體增長或衰退。PMI的榮枯線是50%,高於50%代表製造業在擴張發展,反之則代表衰退。
12月的PMI是封控政策放開後首個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路透社稱,激增的感染人數使製造業面臨暫時的勞動力短缺和更劇烈的供應鏈擾動。根據路透社上周的報道,位於上海的特斯拉工廠受到上述衝擊,計劃縮減產能。
從具體數據看,中小企業受到的影響更大——大企業的PMI下降0.8%至48.3%,而同期中小企業分別下降1.7和0.9個百分點,46.4%和44.7%。三者都處於收縮區間。
同期公布的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則下降更為顯著,僅為41.6%,較上月下降5.1個百分點。其中,建築業表現較好,為54.4%,處於景氣區間;而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39.4%,比前一個月下降5.7個百分點。
中國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高級統計師趙慶河稱,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比上月有所下降,原因是受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
該機構的調查顯示,56.3%的受訪製造業者稱12月受到疫情極大的影響,比上個月激增15.5%,不過大多數人表示預計情況會逐漸改善。
為什麼要關注PMI?
採購經理指數(PMI)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中國官方的調查樣本包括3000家製造業企業,及4000家非製造業企業。
被調查者對生產、新訂單、新出口訂單、在手訂單等13個指標評估,可以選擇對比此前一個月上升、不變或下降。最終,對不同指標進行加權計算後得到PMI指數。
因為與製造業發展趨勢和GDP之間高度相關,PMI指數對經濟預測的凖確性被金融界和政策制定者高度認可。
此外,調查每月進行,一般在月初發佈,時間上大大提前於其他經濟指標,因此被看作反映經濟現狀的可靠先行指標。
疫情前一年,中國每個月的PMI大致在50%上下徘徊,最高為50.5%,最低為49.2%。2020年1月為50%,2月疫情來襲後驟降至35.7%。驟降的原因是受新冠疫情影響,企業大面積停工。
但從2020年3月開始,製造業PMI連續18個月處於景氣區間,直到2021年9月開始繼續在50%上下徘徊,今年四月上海封城後,PMI從3月的49.5%大幅下降到47.4%,其後繼續在50%上下徘徊,但從今年9月開始,一路下降,以每月1個百分點的速度,下降到當前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