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表明合作打造「冰上絲綢之路」,即穿越北極圈的海運航道,而在2022年9月,7艘中國及俄羅斯艦艇組成的艦隊,更行經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邊的白令海,儘管沒有任何違法行為,但仍引起美國關注。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2022年12月29日刊登文章,談論中國在北極地區的存在對美國意味什麼,而蘭德公司的研究人員與瑞典國防研究署(Swedish Defence Research Agency,FOI)認為,中國在北極地區的進展有限,但不是因缺乏嘗試。
「不應誇大威脅」,蘭德公司北極安全專家佩札德(Stephanie Pezard)表示,「但同時間,隨著北極地區變得更易進入,他們(中國)有表明不想被拒於開發北極的門外。真正的問題是,他們想要扮演多大的角色,這又對像美國這樣的北極國家有怎樣的用意?」
The threat of China in the Arctic "should not be inflated," says RAND's @StephaniePezard.
— RAND Corporation (@RANDCorporation) January 3, 2023
But at the same time, Arctic nations must be clear-eyed about the reality that Beijing expressly does not want to be excluded as the region becomes more accessible. https://t.co/kp60cke7ib
蘭德公司指出,北極地區的條件相當極端,且幅員遼闊,就連美國和俄羅斯這2個敵對的國家,在北極地區都不得不進行合作,只是隨著地球暖化速度加快,航海家及探險家夢想數世紀前往北極的航道逐漸開啟,加上蘊藏豐富石油、礦物、貿易路線及魚貨,也吸引距離北極相當遙遠的國家的興趣。
中國自稱「近北極國家」
中國2018年發布《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並自稱為「近北極國家」(near-Arctic state),以此讓自身在治理北極中扮演更大角色。中國也派遣考察團、建立石油和礦物探勘任務,同時預想跨越北極圈的海運路線網絡,也就是「冰上絲綢之路」。
中國把自己形容為「北極事務的積極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且「不遺餘力地為北極地區的發展貢獻其智慧」。不過美國把中國視為潛在造成不穩定的力量,想藉由經濟和軍事力量來建立自己偏好的秩序,而美國國防部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中,中國是「步步進逼的挑戰」(pacing challenge)。
蘭德公司表示,其研究人員觀察中國在北美洲極地區域的活動,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和格陵蘭,而瑞典國防研究署則負責觀察中國在冰島、歐洲和俄羅斯極地區域的活動。佩札德說,根據觀察結果,中國「沒有太多活動」,尤其是在北美洲的極地區域。
中國在北極地區投資一小部分的採礦任務,主要是尋找罕見的稀土礦物。中國與格陵蘭建立貿易夥伴關係,並持有一點阿拉斯加一處鋅礦坑的股份。中國曾想買下在格陵蘭已關閉的美國海軍基地,但遭丹麥打消念頭。格陵蘭是丹麥的自治國,即有自己的議會管理內政,但外交與國防仍由丹麥主導。